第120章 天子一怒(1 / 2)

盛唐 渤海郡公 1638 字 2020-11-10

天子一怒。

整个弘文馆都有一种冷冰冰的感觉。

显然,李世民被气的不轻。

李承乾面对父皇的怒火,臣工的质疑,自己都变得有些不自信起来。

眼神一直往罗云生身上瞟,显然是乱了方寸。

罗云生无奈,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道: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诸为臣工和陛下,都没见过臣和太子殿下如何利用煤石,就开始嘲笑和愤怒,这是我大唐治理天下的手段吗?

这个时候一定要刚!

李世民感觉自己的眼眶、鼻孔都仿佛在喷火,这两个熊孩子现在如果老老实实认错也就算了。

可偏偏这两个家伙现在还在找理由,找借口。

你们可知道,这一次你们不仅仅是胡作非为,你们还犯了众怒!

让朕去调查,可就不是训斥那么简单了。李世民越发觉得罗云生这个狗犊子不靠谱,不仅仅后悔将太子送到他身边训练,甚至还觉得自己封赏他爵位,一定是脑袋被驴踢了。

罗云生朗声道:既然陛下对煤石之事,并不清楚,那何不听臣娓娓道来,讲清楚前因后果呢?

李世民冷声道:今日列为臣工都在,朕倒是想听听你有什么高屋建瓴之言。

好!陛下是不是以为,臣和太子此举乃是为了挣钱?甚至为了挣钱,甚至不惜搞低买高卖,赚取巨额的财富?罗云生问道。

泾阳县男,你莫非不是这样想的吗?韦家此次在豳州付出代价惨重,连他们家的学生都忍不住站出来控诉。

放肆!你一个小小的弘文馆学子,也敢质疑本县男,我大唐的规矩何在!罗云生训斥道。

魏征开口道:陛下,我大唐忠孝立国,纲常伦理为本,此等狂悖之徒,恐怕有损弘文馆声誉。

李世民虽然要训斥罗云生,不代表一个小小的世家子弟可以插话,他连臣子都不是,还没有议论朝政的权利。

李世民遂摆摆手道:叉出去!

那韦家子孤注一掷道:泾阳县男,你坑害无数世家,巧取豪夺数十万贯,那都是世家的血汗钱,你是要遭报应的。

罗云生皱着眉头看向韦挺,韦挺也一直蹙眉,家业大了,人心就乱。自己明明叮嘱过,依然有人管不住自己,等老夫准备好了,一下子将这小子打入万丈深渊,亦或是拉入韦家麾下不好么?

韦挺不由的瞪了一眼那韦家子弟,示意他闭嘴。

陛下,陛下那韦家子还想说话,却被士兵捂住了嘴,只能发出呜呜的怨恨之声。

罗云生朗声道:某从未巧取豪夺,豳州的一切生意都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之上,至于血汗钱去了哪里,某只想说是某些人的眼光不好罢了,怨不得别人。

罗云生的话刚刚落下,又有几家损失惨重的世家准备站出来,褚遂良也想开口,却被父亲拦住,朝着他摇摇头,低声道:不到图穷匕见的时候,先看看这小子怎么说。

罗云生继续道:某之所以有了滨州之行,全都是因为太子殿下出了宫廷之后,见到了天下百姓的疾苦,每日在臣身边落泪,说看着天下百姓为寒冷所困,饥寒交迫,心中难受。

对,对,儿臣看到那些百姓冻死在屋里,就夜夜做噩梦,恨不得儿臣替他们去死。李承乾捂着心口,眼睛挤了半天,还真的落了几滴眼泪。

罗云生继续道:为此,臣与太子殿下改良了生产工艺,挑选无毒之煤,然后购买荒山,挑选合适的煤矿进行开采,这样一来一斤用来取暖的煤炭,也就四五个通宝便可以购入。想想木炭动辄几十个通宝的价钱,臣的煤可算是天大的良心,而且臣的煤比木炭暖,比木炭禁烧,臣可以毫不吹嘘的说,我大唐以后终于可以人人过一个暖冬了。

好舒服。

好快乐。

明明站着把钱挣了,还把自己说的那么光明伟岸,这大抵就是这个家伙的经营之道吧。

他也跟着表演,流着泪喊道:父皇,您绝对不知道,冬天开采山石,生产煤炭到底有多辛苦,儿臣和泾阳县男,可以说是毁家纾难,将所有的积蓄投入一空,现在便是吃饭都只能清汤寡水,为的就是将煤石的价格降至最低,不然这四五个大钱的价格如何出的来?

李世民看着儿子流眼泪,罗云生义正言辞,起初还挺感动,结果仔细观察之下,李承乾竟然胖了几分,而且羽绒服似乎也是最高档的长安新款式,就知道,这个狗犊子又在演戏。

大家一听说,这煤炭竟然卖的那么便宜,一下子家里有木炭生意的世家学士纷纷站出来,不管有毒没毒,都说道:陛下,不可啊,煤炭有毒,世人皆知,今年雪灾,百姓的日子尤为艰难,朝廷可不能卖煤石,去害他们性命啊。

殿下怎么可能有那么好心,某家被骗了数万贯,现在才是真的吃粥度日。

太子殿下连亲舅舅都骗的!怎么可能关心百姓!

还有翼国公,也被骗走了土地!

鉴于之前的行径,众人的话非常有说服力,一个靠坑蒙拐骗的团队,如何真心为百姓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