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今夜无君臣(1 / 2)

首先,这件事情明面上就牵扯到了西北纨绔世子张为,大理寺少卿齐白云,以及三皇子赵宏礼,可谓牵连甚广。

其次,这此事很敏感,因为拍卖筹集的资金将用于维修运河,消息一旦传扬开来,必牵动人心,引发各方动荡。

多年前,赵光义年轻时曾经提出过迁都,但均遭到反对。

反对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长安运河堵塞,阻碍交通,不利于货物进出,不利于经济发展,不适合作为大宋的国都。

一旦运河真被打通,是不是说迁都最大的绊脚石之一就移开了,对于执行人乃大功一件,加上此人皇子身份,储位未必不能考虑。

此事虽小,往轻了说是迎合皇帝口味,往重了就是揣测圣意。

如果是三皇子自己所为,其实也不算什么事,但是帮助三皇子之人偏偏是世家子,不好意思,这就触及到皇帝的逆鳞。

假如蠢笨的三皇子在世家的扶持下登上帝位,那么等陛下归天后,这诺大的江上究竟是谁说了算,而皇帝的政治成果也会很快被采摘,丢进黑暗的地窖里。

一瞬间,赵钟庭就理清了思路,隐隐的猜测出老板的意图。

老板做事一向谨慎,不留丝毫漏洞,这次在六必居喝茶,还恰好被紫袍卫看到,并且记录下来,当老板身边的护卫都是吃稀饭的?

最令人费解的是,紫袍卫的记录竟然一路畅通的进入太和殿,完全没有引起组织的警惕,这就充分说明了这可能是老板有意为之。

难道此人是齐白云?赵钟庭试探性的问道。

赵光义没有回答,而是用肯定的眼神望着赵钟庭,瞳孔深处闪过一缕不易察觉的厉芒。

感受到陛下的杀机,赵钟庭一瞬间仿佛全明白了,老板下的整盘棋,这是用自己当诱饵,借天子这把刀除去齐白云。

紫袍卫摘录的密报,便是让皇帝下定决心的最后稻草。

有人或许并不清楚,密报上只是单纯的描述了两人的交易画面,为何会让天子如此愤怒?

齐白云参与夺嫡,意图不轨,这是其一。

其二,他揣测圣意,并且精准的猜中皇帝的心思,这也是赵光义无法容忍的。

都说天威难测,如果你一个臣子整天都在琢磨皇帝想什么,这样的存在留着也太恐怖了吧,哪天指不定就被你摆了一道。

其三,说起来其实有些牵强,那就是齐白云拒收了张为的巨额银票。

你不收钱,还这么热心的帮忙,说没有鬼才怪。

如果收下银票,大可以解释为这是一笔纯粹的交易,不收恰恰说明了问题。

第四点,就是齐白云自身的才气害了自己。

他年轻有为,年少成名,在大理寺办差中处理了诸多大案要案,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