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利青缓缓的从宝座上了站起,双手负背,一副运筹帷幄的姿态,居高临下的道:诸位将军说的都有道理。大家分歧的焦点,不外乎战与不战。
战则损兵折将,于我方不利,乃下下之策。曲利青环顾左右,沉声道:不战乃违抗皇命,于国法所不容。若为国而战,哪怕马革裹尸,本统领相信,诸位一定与我一样,义不容辞,慷慨就义
与曲利青矛盾颇深的几人,相互眼神交汇后,靠在胡凳上,百无聊赖的扣着自己的指甲,心中却是冷笑连连,你曲利青是什么货色,在座的各位谁不知道,何必说的如此大义凛然呢?
曲利青目光移向那群不服派,蜻蜓点水般,瞬间又移开,继续道:但我们没有选择,事实上,不管此战是输是赢,粮草都不会来了,各位看完这封密函,就知道了。
曲利青使了一个眼色,一个中年大汉,立刻将从鸽子上截获的迷信传给众人阅览。
众人传阅一遍,每个人的脸色都难看至极,心中憋着一股怒火,妖后这招借刀杀人,实在太歹毒了,这完全是将他们往死路上逼啊。
尤其是这些人享受了人上人的滋味后,已经不再像当初那般拼命,活着享受人生,不好吗?
密信上的内容令人心悸,每一个字都带着血,包括他们的军粮消耗情况,军事布防,战马数量等等。
最可恨的是,密信上还提到一条毒计,则是让太后下懿旨,命令潜伏在天水郡的密探展开对张鸿儒的刺杀,无论成与不成,都把脏水泼到边军头上,到了那时候,擦枪走火,双方战争一触即发,就由不得他们选择了。
他们也很希望密信是伪造的,从笔记到印章,都显示这封密信来自萧太后派遣的钦差。
曲利青见众人义愤填膺,很是满意,微微一笑,问道:诸位对此怎么看?
我赞同格拉将军的看法,咱们反了吧。有人拍案而起,情绪激动,酒水撒了一桌也浑然不觉。
妖后不仁不义,休怪咱们阵前倒戈了。有人愤怒的道。
这是被人利用完后,丢掉抹杀的感觉,谁能不愤慨?
金巫旻,你觉得呢?曲利青将目光移向那几个不服派的代表人物,目光很是玩味。
此事干系重大,需要从长计议。金巫旻起身,带着一丝僵硬的客套,道:虽然妖后不仁不义,但咱们与大宋乃宿敌,起义未必是最好的出路,万一宋廷不接纳咱们,反而里外不是人,岂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届时如何对三十万弟兄们交代?
那金将军可有更好的办法?
曲利青半眯着眼睛,看着金巫旻多了一丝微不可觉的杀意,站着是亲王时期的老人,平时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就算了,在此生死关头还在唱反调,那就无法容忍了。
在场的人,如果私下选择效忠妖后,这就叫做弃暗投明,妖后为了彰显胸怀宽广,依旧会接纳,但是他却不行。
他太了解妖后的狠毒了,对于不听话的刺头从来只有明正典刑一条路。
惭愧,末将绞尽脑汁实在苦无之策。金巫旻耸耸肩,把起义的危害说了出来后,又将球抛给了曲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