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苏主编(1 / 2)

杜施伦是个睚眦必报,又十分惜羽的阴险小人,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很高,一直是祝羲之的忠实粉丝。

一个有能力,心胸又不怎么宽广的人留着给严实珍添堵,总比把他刷下看的有意义不是吗?

年轻的护卫很快就去而复还,身后跟着明艳照人的苏晓晓。

此时她穿着一件橘黄色的织锦宫装,外罩白色对襟棉夹褙子,清新脱俗,头上的发髻用一根银簪斜插固定,看起来楚楚动人。

苏晓晓的到来,立刻引起了一阵骚动,尤其是会客区的商贾,纷纷咽了一口口水,横着脖子起身迎了上来,他们阅人无数,见过不少美女,与苏主编比起来,当真全部成了庸脂俗粉,这种女人足称倾城绝色。

一年的工作,让苏晓晓迅速的融入到这份事业中去,每天她都在看书恶补,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报社的工作,都玩的得心应手,用张为的话来说,苏晓晓就是天生做这一行的。

杜施伦也在心中暗暗称赞,苏晓晓不愧是个天生丽质的女人,身姿婀娜,气质超然,尤其露出微笑时,就像灿烂的阳光,令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

杜大人,好久不见,来了怎么不事先通知一声。苏晓晓热情的带着杜施伦往顶楼走去。

叨扰了。杜施伦心中有无尽苦涩,自己居然也有求人的一天,对象还是一个名妓。

这种隐秘的事情,只能私下会谈,也就跟着往顶楼走去。

大宋日报的内部设施十分大气,走道两边贴着不少字画,这些画都是无比真实,栩栩如生,画中之人每一个动作眼神,活灵活现。

尤其是那些字,好几幅赫然出自祝羲之之手,要知道他为了一幅字,求了好久,都没能如意,在这里却看到祝老的真迹。

管中窥豹,足可看出大宋日报的底座,在文坛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背后的财力,人脉关系都是迷。

如此庞大的机构吴词浪居然交给一个青楼出去的女子,实在胆大妄为,又不得不惊叹于对方的眼力。

一路走到苏晓晓的专属办公室,杜施伦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不管他愿不愿意,面前的女人,再也不是汴河画舫弹奏卖唱的清官,她如今的能量恐怕比一些朝廷大员还要好使。

杜大人请坐!苏晓晓招呼着杜施伦落座,自己则泡了一杯来自南唐的贡茶,递到对方面前,微笑道:我这里只有茶了,希望杜大人不要介怀。

杜施伦连呼不敢,求人本就气短,在看到大宋日报的底蕴,以及苏晓晓的气场,他反而没有了朝廷命官的架子。

事关前途,沉默了半晌,杜施伦豁出老脸,开门见山的道:苏姑娘,今日冒昧来访,实则有事相求。

苏晓晓听得很认真,蹙眉道:大人尽管吩咐,只要小女子能够办到的,一定尽力而为。

杜施伦忐忑的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他不知道对方会如何看待自己,能否相信自己的话,如今的他算是众矢之的,人见人怕,纵然大宋日报不发表文章,汴京也会很快流言四起,到时候他也没有脸面立足在朝堂之上。

方才在来的路上,昔日好友错身而过,甚至连招呼都不打了,仿佛他已经是万劫不复,连起码的表面文章都懒得做了,这让高高在上的杜施伦无比煎熬。

苏晓晓沉思片刻,望着杜施伦的眼睛道:我与杜大人一见如故,我相信大人的人品,此事容我问一下。

说着,苏晓晓拉了一下办公桌前的小铃铛,丫鬟环环走了进来,对苏晓晓行了一个万福礼,又对杜施伦见了礼。

去查下,今天茶坊一带何人当职,让他来一趟。苏晓晓毋庸置疑的道,颇有几分上位者的威严。

杜施伦知道如今的苏晓晓今非昔比,在他落魄的时候对方却难得的没有看不起自己,反而尽心尽力,说不感动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