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滴血认亲(1 / 2)

杜施伦眼神瞪得老大,脑子一片空白,仿佛吃了苍蝇般厌恶的推开妇人,气急败坏的吼道:哪来的刁妇,你是认错人吧?

到底常年在黑暗圈子里沉浮,见多了阴谋诡计,很快意识到事情不对劲,看向妇人充满了警惕。

妇人不依不挠死死的抱着杜施伦的大腿,哭诉道:杜施伦你这个没良心的,当初巡查江南,口口声声说要来娶奴家,这才将身子给了你,没想到年复一年,始终不见踪迹,你不认我没关系,孩子是无辜的,求求你了,给孩子一口饭吧。

妇人声泪俱下,悲惨的遭遇闻者伤心,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很快周围聚拢了一大批围观的群众,对着杜施伦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大胆刁妇,本官根本就不认识你,凭空污人清白,是谁指使的,从实招来。杜施伦愤怒喝道,尤其是群众异样的目光,如有实质,令他很不舒服。

站在杜施伦身后的严实珍,朝四周扫了一眼,他也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杜施伦是个惜羽之人,尤其把自己的名声看得很重,有人这是污蔑他。

很快,他就把事情往江南联想,最后目光落在远处的豪华马车上,心中有了计较。

妇孺抱着杜施伦的大腿,声泪俱下,哭诉道:杜施伦,你这个没良心的,奴家的身子你要就要了,何必如此作践我,孩子绝对是你的种,不能不管啊。

杜施伦气急败坏,用力的将大腿拔出,那名妇人却突然身子后仰,摔倒在地,凄惨的坐在地上痛苦哀嚎,不断诉说着杜施伦始乱终弃的故事。

杜施伦本想扭头离去,却发现周围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最可恨的是,人群中居然隐隐的有大宋日的记者在,如果任凭妇人摸黑,鬼知道明天会传成什么样子?

这是阴谋,绝对有人在刻意针对自己,不然怎么会清楚的得知他在江南的行程,如果不能把这件事情摆平,消息便会通过报纸,风一般的传遍大江南北,这是把名声看得比命还重要的他,所不能忍受的。

严实珍眯着眼睛望着那辆豪华的马车,目光仿佛能够穿透车帘一般,这是公主的座驾,杜施伦此行要去江南抓赵钟庭的尾巴,现在被自己说服针对赵钟庭,对方出手也能理解。

不过,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居然出自公主的手笔,令严阁老感觉无法接受,卑鄙,太卑鄙了。

当今天下,文人占据道德制高点,向来以仁义忠孝自我标榜,对于高官要求更是严格,如果爆料出官员始乱终弃,有辱斯文的腌臜之事,如何能够胜任巡查一职,每日穿着破衣服就是一种笑话。

在大宋日报的推波助澜下,杜施伦很可能声名狼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最麻烦的是,一旦传扬出去,杜施伦百口莫辩,跳进汴河也洗不干净了。

对方在大庭广众上骤然发难,显然是不给杜施伦留下任何反转的余地,这是要把他闭上绝境啊。

此时,一个下属行色匆匆的跑来,对着严实珍耳畔低语了几句,严实珍眉头凝成一个深沉的川字,感觉无比愤怒,安左罗被打成重伤,紧接着杜施伦又被人公然污蔑,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严实珍看来,这是赤果果的打他的脸。

很明显,这个局就是为杜施伦量身定做的。

杜施伦气急败坏,指着正在纪录的记者吼道:警告你,没有根据的事情别乱写,污人清白。

记者被人这么一吼,顿时挺了挺腰杆,提笔在本子上写下:杜施伦恼羞成怒,当众逼迫记者,阻碍正常报道。

这句话当着杜施伦的面写的,把他气的七窍生烟,恨不得掐死这个不懂事的青年。

妇人见状,嚎啕大哭,对这记者道:还请各位体民女做主啊,这个杜大人道貌岸然,当初他言之凿凿,说要三书六礼的娶,没想到一等就是六年,这次要不是江南水患,民妇也不会进京找他,没想到他居然连自己亲身儿子都不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