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不要随便招惹女人(1 / 2)

冬日的阳光暖暖的撒向大地,沾着朝露的琉璃瓦,折射出尊贵的颜色。

鬼师则坐在台阶上,叼着一根稻草,手上拿着一张最新的大宋日报。

最近的新闻可谓风起云涌,大量腐败贪墨的案子被揭露,一大批官员被问责,最奇葩的是三十年前的某位县令调戏良家妇女,都被百晓生挖了出来,让这位马上要进入中枢的大员直接落马。

百晓生果然不愧是官屠,光是着一个月,就有十二人在他手中丢了官位,从侧面也能看出张为编制的情报网的恐怖。

世子常常说士大夫掌握了话语权,动不动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在诸多大事上连皇帝都不得不妥协让步。

可是,现在看来,真正掌握话语权的是大宋日报啊。

此时,他才算明白,大宋日报真正的职能不是赚钱,相较其他兴起的行业,就比如水泥厂,它的利润就已经超过了大宋日报,黄鹤楼依靠会员制度,从上个月开始,流水也已经赶上大宋日报。

大宋日报的商业地位正在降低,可是它掌握的话语权却是毋庸置疑的,现在朝廷越来越依靠这个阵地,无论是政令还是讯息,都在大宋日报投放,效果惊人。

前天,朝廷刚刚下达在江南实行新税制度,当天晚上,消息就在江南晚报上全文刊登了。

新税制度固然提高了商业税,同时也把交纳的税款条例写的很清楚,当地官员只监管商家的流水,少了其他的苛捐杂税,相对而言付出的钱是下降的,对普通商户而言是好事。

过去,商业税负低,这也仅仅是对那些有关系有背景的大商行而言,他们利用官场的关系,得天独厚,垄断市场,涉及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国计民生行业,价格都是他们一家说了算。

大宋日报在赈灾的过程中,购买粮食,普通岁月一袋米之需要二十钱,可大宋日报后勤却花了一贯,整个高了五十倍。

朝廷想出法令维护市场秩序,不好意思,首先得士大夫们同意才行,否则皇帝的政令是发不出内阁的。

消息传到江南,底层的新兴行业,包括没有靠山的商户欢呼鼓舞,朝廷设立了专门的税务局,日后他们只需要按照营业的流水,按照比例交税即可。

税务局除了收交税负,还肩负着维护地方商业的职责。

江南特区的设立,是张为提前布局的,赵钟庭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任用的都是他的,在江南的威望如日中天,他提出的政令,当地官员无不拥护。

唯一的阻力就是其他区域的门阀联合绞杀,商业的本质是互通有无,商场如战场,如果在货源上被人卡脖子,江南也很难兴起,不过南唐在张为的考察下,认为可以作为贸易伙伴,经过深思熟虑,有了这么个特区计划。

虽然,未来面临的挑战依旧很严峻,总体而言算是一个好的开始,万事开头难,只要江南特区取得成功,皇帝就有借口推广全国,那时候军队换血也差不多了。

收拾世家门阀简直不要太容易,寄生虫虽然能够通过更换宿主不断延续下去,不过寄生始终是寄生,生活在大宋这片土地上,吃大宋的饭,反过来砸大宋的饭碗,这就令人无法容忍了。

就让一切交给时间吧!

张为感觉自己的脑细胞有种虚脱的征兆,有气无力的问道:鬼师,下午咱么有其他安排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