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谈完公事,张为又私下给了老管家一笔钱,告诉他这笔钱需由他人出面,收购香洲的良田,有多少要多少。
老管家点头答应,他知道赵钟庭此前就在大肆收购两淮的田地,以白菜价囤积了万顷农田,堪称史上最成功过的投资。
一旦河道治理完毕,这批饱受水患侵扰的良田,将成为香饽饽,不仅灌溉方便,收割简单,届时将收割的水稻往船上一搬,直接可以运往五湖四海。
哪怕什么都不做,等灾情平息,转手倒卖,亦能赚的盆满钵满,要论投机,还是生意,少爷的眼光毋庸置疑,谁能在那时候就看到这批田的价值,当今世上唯有世子爷。
而目前的香洲城动荡不安,大批富人急于变卖田产,随着灾民距离香洲越来越近,价格一天天的暴跌,正是收购田地的时候。
这一切的基础要建立在稳定的局面上,只有对未来预期持乐观态度,才会做这种胆大包天的投资。
在这个社会,群众意识形态与二十一世纪不同,张为选择走大地主,大资本路线,他不求一己之力能够扭转乾坤,至少在他强大的时候,能够对广大劳苦大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汴京永和殿。
赵光义看完赵素月巡查江南后传回的加急公文,脸色极为难看,将桌上的茶杯重重的砸在地上,背着手在殿中来回踱着步子。
大宋才几十年没有战事,江南的军队就弱到这种地步,如果说沈春心所部被人全歼,他还可以找个理由安慰自己,毕竟他面对的是昔日的军神沐老王爷。
然而,香洲的骠骑大将军王世成居然为战先怯,带头劝退,被赵素月斩杀,杀鸡儆猴,震慑了胆小怕死的一众将领,暂时稳住了局面。
不过,一支毫无斗志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面对来势汹汹的三十万饥民,他是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龙蛇混杂的队伍中,不仅有安阳郡的密探亲兵,也有杀人如麻的流寇。
处理不好,引发的麻烦是难以想象的,如果多这群流寇不做惩戒,朝廷的脸面何存,沈春心所部的血不能白流,必须要严惩。
江南之地,民风彪悍,加上官员贪墨,民怨沸腾,赵素月此行的担子很重啊。
原本他不愿意赵素月亲赴前线,可是放眼朝廷,竟然落得无人可用的下场,加上赵素月三番四次上书请战,这份拳拳之心,甚是难得,便应允了。
赵素月此行有公有私,据他所知,吴词浪便在江南等地视察工作。这个智近妖孽的吴词浪,两次出手,都给他带来莫大的好处,如果此人是自己,他会如何应对呢?
江南除了少数几个地区,其他区域都是崇山峻岭,不利于货物运输,军队行进耗时耗力,如果有一条畅通无阻的运河,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大宋皇帝打定主意,等这次灾情平息后,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做好运河的修缮工作,加大多江南的监管力度。
从赵钟庭前期的汇报来看,这项工程进展的很顺利,完全可以实施。
大宋皇帝忧心忡忡的万向窗外,思绪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来到了饿殍遍地的江南。
赵素月此行的胆子无比沉重,一旦失败,大宋的根基就此动摇,影响深远,为此夜不能寐,恨不下诏让张鸿儒挂帅南下,荡平流寇。
当然,他也只是想想而已,张鸿儒作为西北的定海神针,不能动,至少现在不能动。
赵光义愣神的功夫,肖德海捧着一封用蜡油加密的信封,小声的禀告道:陛下,幽州扇密院有紧急密折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