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所言只是告知对方造反的成本与代价,同样,偃旗息鼓后的代价也很大,权衡利弊,对方仍然选择造反,鱼死网破。
张为从来的路上就一直在思忖一个核心问题,沐府叛乱的底气是什么呢?
沐铮铮被扣留,这个消息沐府应该会第一时间掌握,可任然是一意孤行,要知道沐铮铮可是沐府的嫡子,与他一样是独苗。
即便最后成功,没有了香火继承大业,有有何意义呢?
因此,张为断定,沐雄绝不止一个儿子,之所以只在户口上上报一个,为的是对抗朝廷的政策,保住沐府的完整。
念头及此,张为暗道不妙,如果沐铮铮无法掣肘沐府,骑虎难下的他们肯定会选择背水一战,除此之外,一定另有底牌。
沐府如今的当家人表面上是沐雄,实际上一直都是沐老王爷,这个老狐狸的性格张为做过具体的分析,如果非要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一个字稳!
这样的人无论做任何安排,都会留下后手,不给对手掣肘的余地。
换言之,他们一定考虑过最糟糕的一种情况,兵败时该如何应对,抄家灭族的大罪?
原本,他分析认为沐府一定与南唐有某种交易,可是一路行来所见所闻,加上密探收集的情报信息都显示,南唐军队按兵不动,而且他们内部似乎也发生了某种变化。
两方如果暗通曲款,这时候就应该坚定的站出来,必要的军事调动,威慑大宋。
事实上,没有,南唐安静的有些可怕。
那么,沐府又该如何承担失败的苦果?
居家逃亡南唐?
那还不如安分的做个藩王,至少可以保证富贵,在安阳郡一亩三分地拥有绝对话语权,也用流离失所,仰人鼻息。
而且此举也不稳妥,扇密院也并非吃素的,躲到南唐一样有被格杀的风险,他们要去的应该不是南唐,而是海外之地。
念头及此,张为眼神一亮,仿佛打开了真想之门。
当初他骗周管事时,用的也是这个借口,看议事厅内的装修格调,有不少珍稀器物都来自海外,让张为更加笃定沐府真正的退路是海外之地。
南唐船运发达,通过他们的海船离开,并非难事。
张为沉声道:世叔,实不相瞒,扇密院已经派人南下,部分密探已经去往海外之地,还请三思啊。
海外之地?
沐雄此时已经再也无法淡定,起身背着双手,来回踱步,这是他们最后的退路。
此前他就得到消息,扇密院大量细作南下,原以为是为了这场战局做情报收集,没想到目标竟然是海外之地?
他深深地望了一眼张为,道:如果现在退兵,朝廷当真不会为难我?
沐老王爷在本次抗灾中出钱出力,为大宋做出卓越贡献,朝廷为何要怪罪呢。张为对起兵谋反一事只字不提,这个老狐狸瞬间秒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