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宫,永和殿!
赵光义处理好政务,突然看见宫外烟火齐放,点燃了夜空。
肖德海,宫外何事如此热闹?自从乞巧节结束后,赵光义想不起近期有何节假日。
大太监躬身回禀:陛下忘啦,今日是黄鹤楼开业庆典,宫外火树银花,歌舞团表演不休,可热闹了。
朕想起来了,好像黄鹤楼还给朕送过一张贵宾卡,呈上来给朕一观。
少顷,大太监去而复还,托盘上多出一张纯金打造的金牌,上面刻着一条若隐若现的金龙,另一面写着一个宋字。
报纸上说此物整个大宋只有五十面。
赵光义想到黄鹤楼的心思,不由一笑,只要让人知道自己拥有贵宾卡,那么其他朝臣富商也会想尽方法的到一块,无形间他竟然给黄鹤楼做了宣传。
一个小太监进入永和店,对着肖德海耳语几句,大太监转身对着赵光义道:陛下,贵妃娘娘让老奴转告你,该用膳了。
赵光义眼眸一转,目光落在贵宾卡上,笑道:通知贵妃别忙活了,晚上咱们出去吃。
对于御膳房的食物,赵光义从小吃到大,早就吃腻了。还不如外面的手抓饼,看着宫外喧闹,大宋皇帝心痒难耐,动了出宫的念头。
那个传的沸沸扬扬的黄鹤楼,他早就想见一见了,竟敢报出十两银子一盘菜。
肖德海悄悄的咽了口唾沫,躬身前去通传,跟着陛下出宫打牙祭,他是一万个愿意的,尤其是杨万里的手抓饼,吃过一次,对其他食物就彻底的没了食欲。
半个小时后,大宋皇帝与当今最得宠的陈贵妃以及大太监肖德海挤在一辆马车,穿过宫墙,大太监管家打扮,皇帝与贵妃分别乡绅贵妇打扮,轻车简从的驶出宫。
夜幕中的黄鹤楼宛如天上宫阙,灯火映照下,如同黄金浇筑,美轮美奂。
临近戌时,等待就餐的食客依旧络绎不绝,排起了长龙,人山人海,生意好到爆炸。
黄鹤楼居然生意如此火爆?
虽然赵光义知道他们的大厨烹饪技巧举世无双,毕竟真正吃过的还算少数,加上价格高昂,要火起来,至少要等口碑在业内发酵后才会如此,眼前所见,大大的震惊了一把。
老爷,这就是咱们报纸上提到的黄鹤楼吗?实在太令人震惊了。
陈贵妃自从嫁给赵光义以来,在深宫之内二十八载,青春锁在深宫,就再也没有出来过,此时看什么都充满了新奇。
赵光义自豪的一笑,他是大宋日报最大的股东,每每提起此事,赵光义脸上总有一股自豪感,他点了点头,目光落在酒店上的巨幅海报上。
肖德海擅长察言观色,瞧瞧的瞥了一眼陈贵妃,斟酌的解释道:这是黄鹤楼的形象代言人苏晓晓,此女早前是醉红楼花魁,后来被吴词浪赎身后,担任了大宋日报的主编。
大宋皇帝看了身边的贵妃一眼,抓起她的青葱玉手,笑道:朕只是对画家感兴趣,你看这种画风简直闻所未闻,几乎与真人毫无二致,堪称鬼斧神工。
肖德海尴尬一笑,回道:这个画师很神秘,不过陛下若想知道,回头老奴去大宋报馆问下苏姑娘便可。
赵光义微微颔首,笑道:让那位画师也给朕的爱妃也画几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