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月公主回过神来,美眸一转,抿嘴笑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家喻户晓,早就传遍大家小巷了,相信这次的恩科会考,会很有意思。女儿预祝父皇,喜得贤才。
赵光义罗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情微微好转,拿起案上的文章,细细的品着词中蕴含的柔情蜜意,让她想起了逝去多年的皇后。
事实上这首词很早就呈上来了,读了一遍又一遍,甘之如饴,若非张鸿儒破坏了他一天的好心情,只怕现在已经批阅好奏折了。
父皇,我觉得十万铁骑换一桩婚事,这买卖不亏。素月公主想了想说道。
她知道西北军日益强大,边军只知吴王张鸿儒不知陛下,民风彪悍,已经成为父皇的一块心病,一方面提防打压,另一方面笼络示好,恩威并用,与张鸿儒的关系处理不好,甚至能动摇国本。
毕竟天水郡进一步是辽国,他有很多选择余地。一旦失去这个屏障,辽军可长驱直入,直逼汴京,其中分寸,必须拿捏到位!
此事休得再提,朕的女儿,必须是要是能够艳压赵钟庭的才子佳人,而非那种死赌如命的酒囊饭袋。赵光义挥了挥手,一锤定音,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艳压赵钟庭吗?
素月公主轻声呢喃,突然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浓眉大眼,身穿素服的麻子大汉,被一群读书人耻笑的情景,突然噗嗤一笑。
赵光义疑惑抬头,用探寻的目光盯着素月,女儿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素月公主捂嘴轻咳,掩饰内心的换乱,忙道:女儿忽生一计策,可解父皇忧虑。
你且道来!
张为若想娶女儿不是不行,但必须是入赘皇家的方式,定可令其知难而退。素月公主狡黠一笑,美的不可方物。
妙哉!
赵光义眼睛一亮,露出一抹久违的喜色,此计甚妙,心头郁结一扫而空。
皇家不嫁女,只招赘婿,这就相当于变向的将张为这个纨绔剔除在外,张老匹夫届时也无话可说。
他们张家五代单传,西北军未来的接班人,断不允许入赘,就算张为愿意,张鸿儒也会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最重要的是,他还盼望着张为尽早回到天水郡祸害当地百姓。
赘婿在社会上名声不雅,纵然进入天家,风光无限,背后依旧会招人诟病,而且不得科考入仕,对弈一个才华横溢的男人来说是一件痛苦的行为。
这次科考后,为父亲自为你择婿,届时你可得擦亮眼睛啊!
赵光义宠爱的看着这个老姑娘,甚是忧愁,他忧虑的自然不是女儿嫁不出去,而是能配得上她的人凤毛麟角。
女儿全凭父皇做主,若无他事,女儿先行告退。素月想到了还在偏殿等她的人,或许能带来一个好消息,便出言请辞。
女大不中留啊!
赵光义轻声一笑,知女莫若父,之前提起亲事,不是拒绝就是推脱,若非心有所属,怎会答应的如此爽快?
朕倒要看看,你看中的人,究竟有何本事,能让朕的女人殿前失仪!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女儿,心高气傲,从未把一般的才子佳人放在眼中,宁缺毋滥的个性,让她至今都没能找到好归宿,已经成为皇室的一个谈资。
必须要尽快嫁出去了,不然真就成为老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