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公用电话报案(2 / 2)

六指法医 水杯不保温 1041 字 2020-12-01

“暂时没有头绪。”

马如龙苦着脸告诉我,他通过各个辖区的警局,向他们辖区所属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发出协查通报,让这些学校尽快上报离职或是失踪的老师名单。

不过还是那句老话,欲速则不达。

协查已经下达,但要收取名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

我的工作已经结束,但并没有就此清闲下来。

从第二天开始,我帮着马如龙分析收集回来的名单。

通过名单上的照片与死者进行比对,整整四天时间,我们收到了大约2000张照片,但是没有一张照片,与死者的面部轮廓和身形相吻合。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死者身份是教师讲师这一类的职业女性,下江市从事这些工作的职业女性,没有10万也有5万。

想在短短几天之内查清,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警方的查询还未取得进展,一件突发的杀人抛尸案,又一次牵扯了我们的精力。

抛尸案的现场在城郊的排水污渠里,死者同样是一名女性。

尸体表面没有任何伤痕,面部充血,脖子部位有大量红肿。

经过初步判断,我认为死者是死于机械性窒息。

跟走一同过来的米莉,就像是十万个为什么一样,询问我为何会确定这是机械性窒息。

在她的认知当中,机械性窒息,一般多发生在意外死亡中。

“米莉呀米莉,这是最简单的现场实践知识,你怎么连这个都不懂。”

我无可奈何的说道:“尸体面部大量充血,脖颈部位有明显的勒痕,说明她是被凶手勒住脖子,导致心脏无法接受来自大脑的回流血液。”

我简单讲了如何辨别机械性窒息,是否属于意外的几个关键要点,开始认真检查死者体表的尸斑。

尸斑是法医确定死者死亡时间的重要依据,经过耐心检查,死者被丢弃在这里的时间,大约不会超过三个小时,而她的死亡时间,大约在两三天内。

“是谁发现的这具尸体?

现场没有打斗以及被破坏过的痕迹,我认为这绝对不是第一案发现场,询问马如龙报案人是怎么发现的尸体。

“对方通过公用电话报警,没有留下姓名和手机号。”

“这年头都有手机了,干嘛要用公用电话?”

我仔细琢磨着马如龙的话,越想越觉得不对。

公用电话不是没有,但几乎已经没有人用。

况且,报案人发现有人惨死,应该马上用手机留在原地报警,而不是费力的去找什么公用电话。

如果报案人是没有手机的打工者或是流浪人,那也说不通。

他们身上没有手机,但随便找一个路人,身上都会带有手机,根本没必要舍近求远。

毕竟,报警电话是免费的,并且还是死亡这种大案,市民们不会不借电话。

种种反常的情况,让我感觉这名报案人很有问题,说道:“报案人是什么口音?”

“据接警台的工作人员说,好像是临省口音。”

说完,马如龙凑到我身旁,压低声音说道:“林哥,你不会是觉得这个报案人有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