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百步神箭(2 / 2)

“哦,他去了多久了?”晴儿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问道。

“火神大人已经去了有近三十天了,这里距离昆城大概需要十几天的路程,如果顺利,过段时间就应该会回来了。”果索性把圣女大人可能要问的都说了出来。

“哦,那我就在这里等他吧。”晴儿随后让黄族士兵将箭头搬上来。

黄族士兵很快将几包重重的东西抬入大厅,这时车走上前去,打开包裹,并抓出一把箭头,高兴地说道,真的是这种箭头,这种箭头的杀伤力可是之前的竹箭的几倍呀,竟然有这么多,用这种弓箭真可以说是敌人哪怕多了几倍都一样是前来送死呀。

武城的所有将士也都围上前去观看,但只看到是小小的青铜箭头,但怎么都想不出这怎么就会有那么大的杀伤力。

这时晴儿对大家说道:“拿只竹箭来,我来帮你们测试一下这种箭头的威力。”

有士兵拿来几支竹箭,晴儿用匕首将箭尖斩断,将竹箭前端蘸松油后插入箭头的小孔之中,连续做了几支铜箭头的竹箭,随后与众人来到了练兵场。

此时,早有士兵在五十步远的地方放置了箭靶,晴儿笑着对将士们说道:“让士兵将箭靶抬到一百步远的地方。”

“啊那竹箭可是只能射击四十步远呀,加上这箭头能射击这么远”但还是遵照吩咐,将箭靶移至百步之外。

众人都认为,即使真的能射击这么远,这也射击不准呀,甚至看都看不见箭靶上的靶点了。

这时晴儿早选了一把弓背弹力非常好的竹弓,尝试着拉了一下,感觉还不错,后又拿出一支刚刚做好的竹箭,看了看远处已经看不太清楚最小靶点的箭靶。

众人在两旁议论纷纷,都说:“这么远还能够射中箭靶吗?要是个人的大小还真可能射击上,可是那用稻草扎的箭靶,那么细小,能蒙上箭靶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估计没有人能够射击道那些靶点上。

晴儿听到,笑了笑说道:“大家只是不习惯而已,只要都用这个距离来练习,也是可以射中箭靶的,大家先看一下我射击。”

说完,晴儿将弓拉满,并向上抬起,只听“嗖——”的一声,竹箭带着一种划空的声响飞了出去。

众人全都快速看向远处的箭靶,随后传来“哇……”的惊呼声。

那支箭正中第一个最大的圆圈,所有人都惊叹的说道:“没想到这竹箭上加了个小头,竟然可以射击这么远,而且准确度竟然还这么高,这种兵器真正应用在战场上,那敌人岂不无法近身,太强大了。”众人同时暗赞着圣女的箭法超神。

这时晴儿又拿出第二支箭,仔细查看箭头是否安正,箭杆是否够直,便再次开弓撘箭。

随后又是更高的欢呼声,竟然中了第二个小的圆圈,全都高兴的喊道:“圣女大人好箭法,太准了”。

随后晴儿又射出一箭,但因为第三个小圈已经非常小了,这只箭射在了圆圈的边缘上。

而最下面的那个实心小点,晴儿直接对大家说道:“这个我也没有把握射中了,因为哪怕只是一点小风都会导致箭会偏离,所以这么远射击太小目标可能也需要一定运气了。”

众人心想,眼神不好的,早已经看不到那个小点了,还指望这箭能够射上,想都不敢想。

晴儿即使没有把握,但还是尝试射击了出去,众人全都瞪大眼睛,有的竟向箭靶跑去,结果是只距离那小点并排两三指远的距离,这已经是神技了,没想到这么远竟可以射到这种精度,不光需要这种神器,还更需要极准的箭法呀。

这时晴儿说道:“加快选拔军中射击好手,成立正规弓箭手小队,专门负责射杀敌人后方的指挥者。”

所有武城士兵都点头应是,并按照圣女做的箭重新做箭杆,并安装上箭头,总计将近五千支带箭头的竹箭,士兵们因为有了这种神器,可是信心倍增呀,相信敌人遇到这种箭头肯定会后悔来攻城呀。

晴儿在大家训练箭法过程中,专门挑选了一批射箭好手进行了培训,并将最好的弓和箭交给这些弓箭手使用。

在几天的过程中,玄女和佘可是寸步不离的跟着圣女,因为他们还要继续培训新的弓箭手,不可能一直都让圣女来培训,在跟随过程中他们也掌握了射击的技巧,他们虽然交战时从来没以弓箭为主过,但是看到这箭的威力,他们也想尝试练习这射击的技巧。

一天,高架上的士兵向佘来报:“佘头人,南方山顶烽火燃起,显示有近一千人从南方向武城赶来。”

佘嘱咐士兵继续观察后边找到圣女大人和玄女,并说明了这一信息,但同时分析道:“我认为这不一定是来攻打我们的士兵,因为城中士兵虽然不足万人,但他至少也能凑出几千人,明知前几次都战败,不可能再来这千人来送死,不知圣女和总头人有何看法。”

晴儿答道:“这个我就无法给你做出判断了,因为我并不了解前几次战斗的过程,你还是和总头人研究一下吧!如果只是这千人,即使真的是来攻击的士兵,那就正好让我们的弓箭手练习弓箭。”

玄女随后说道:“佘头人,你说的非常有道理,他们的确不像是来攻击的士兵,我们也不必先生张出去,因为仅仅这千余人我们即使是临时应战都足以将其歼灭。”

二人即已商妥,便只将此时告知了所有头人,士兵和族人并不知道这件事。

果然,在四天后,一队人出现在了城的南面,远远的看去,竟然还有很多女人和孩子,看来这些人肯定不是来攻城的了,但为防止发生意外,依然让士兵做好防范。

所有头人及圣女都来到了城墙后的高台上向外看,当人们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站在圣女一旁的佘头人竟激动的说道:“是云,是我的儿子,没错,真的是我的儿子。”

晴儿不知道怎么回事,看了看佘又看了看玄女。

这时玄女说道:“既然是佘头人的儿子,他带的也不是士兵,那就开城门让他们都进来再问清情况吧。”

这时佘却说:“不,待我一个人出城去问清情况再放他们入城。”

众人全都为佘的深明大义而暗暗称赞,果然是个有原则有见解的老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