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弄个规矩(2 / 2)

坏脾气的老谢 毛皮皮 1526 字 2020-08-15

兰妮儿说:“不是你爸爸重男轻女,咱老家的人都是这样。”

“老家这样不对。”女儿抽泣着说。依旧很倔。

“不管对不对,这是老家的规矩啊。”兰妮儿说。

“是谁定的破规矩啊?”女儿恨恨的说。

“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所以啊,只要是规矩,不管对不对,都要照着做。”兰妮儿对这个局脾气的女儿也有些无奈了。俗话说,三岁看到老,这个女儿长大以后的脾气好不了。

电气安装工作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了,于是他抽出时间,给安装队的电气安装工人讲解安全用电知识。他现在已经把自己放在小领导的位置上,开始注意培养合格的施工人员了。

“通常,我们经常碰到的电路有三种。一种是动力电。动力电的电压三百八十伏,专门供给机器设备之用,碰到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在布设动力电路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种是安全电路,电压一百一十伏,用于车间和机器周边照明。还有一种,就是办公楼何我们家庭的照明电路,电压二百二十伏,不小心出点也有危险。不同的电路的布设有严格的安全标准。”

他的这番话,基本上是在重复姜沪生当初给他们的讲课内容。但是依然有用。有些东西必须要重复。就像有些公司培训员工时候的洗脑,也像高考前的复习,经过不断的重复,在重复,就会牢牢的刻印在脑子里。

虽然,电气安装工作基本就绪,他依旧不放心,每天都对已经架设好的线路做巡视。

这一天,谢晋元发现在一个车间外面,外部线路有一处不合格,就将负责施工的工人叫过来,训斥道:“你这条线是怎么架设的?电线杆子上出来的线不能扯这么紧。遇到刮大风,会扯断的。去返工!”

这个工人原本图省事,被严厉的谢师傅抓了现行,知道自己理亏,只好爬上电线杆子去重新扯线。

过了没有几天,他又发现车间内正在安装的线路不合格,立刻抓住这个工人说:“你这是怎么布的线,沿着墙壁应该笔直的走线,你弄成歪歪扭扭的,返工。”

这个工人看看自己布设的线路,犹犹豫豫的说:“谢师傅,这条线路没有什么毛病啊,稍微有一点偏差也没有关系。不会有安全问题的。”

谢晋元说:“这条线是没有安全问题。但是太难看了。要知道,这里的每一条电线,都代表着我们安装队的脸面。难道我们手里出来的活就是这个样子吗?我们手里出来的活儿,应该让别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才行。”

他指着这个人说:“这就像你穿衣服。干净不干净都可以穿,但是大家都知道衣服脏了就要洗,都知道穿干净衣服,穿的整整齐齐。为什么?这是脸面。”

他听见有人背后小声议论说:“这个谢师傅太严厉了。有的要求简直没有道理。他说好就是好,说不好就是不好,也没有什么规矩。”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提醒了谢晋元。心想,他们说的也有道理。我虽然知道布设电气线路应该怎样做,但是别人不知道。我只能是发现一个纠正一个。如果有个规矩就好了。就像妻子兰妮儿哪天哄女儿时候说的,只要是规矩,不管对不对,都要照着做。这样,大家工作中有了标准,自己也不会这么麻烦了。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于是,回去后他就开始琢磨,怎么样弄一个电器安装施工的规矩出来。

定规矩,谢晋元完全外行。但是谢师傅很聪明。他心想,自己不会没关系,可以找技术人员帮忙啊。

谢晋元对工人很严厉,对技术员却很和气,相处融洽。这天,还没有等谢晋元去找技术人员,就看见技术员陶锯兴冲冲的找到他,闲聊几句之后,这个技术员炫耀的说:“谢师傅,我学会变魔术了。”

这个陶锯,和酒神一样,也是上海人,和工人们相处的时候,语言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与这些北方汉子不一样,常常闹出笑话,遭到别人的嘲笑。由于自己儿子吃了他的一顿饭,二人熟悉起来。只要谢晋元遇到,就为他解除窘境。他来到这里之后,花了一块钱,在保定大街上学会了一手帽子戏法。按奈不住,就找谢晋元了炫耀。

没想到谢晋元对魔术不以为然,说:“学那干什么。不当吃不当穿,没用。”

陶锯反驳道:“谢师傅,在你眼里,什么是有用的?喝酒打牌吗?”

谢晋元一拍脑门,说:“对了。说到有用,我正想找你帮忙,写一个电气安装的规矩出来。”

陶锯摇摇头说:“电气安装,我可不懂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