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敌人产生这样的误会呢?
最好是派人出去,给他们谎报军情。这个人,还必须让敌人相信才行。
派谁去呢?自己手下都是解放军战士,都具有军人的气质,一见面就会揭穿,肯定不行。最好是派一个老乡。
胡亮向周围扫视一遍。在这些人群中,他一眼就看见谢晋元。这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这个少年很扎眼。别人都按照首长的命令隐蔽起来,有的藏身树后,有的趴在草丛中,对即将到来的危险,这个少年不但不害怕,还一脸兴奋的样子,还傻愣愣的站在那里,伸长脖子东张西望。
“小伙子,你过来一下。”胡亮对他招手。
部队的人叫自己过去?少年看看一旁的队长王德海。
王德海推推他说:“首长叫你呢。赶紧过去。”
“哦。”少年赶紧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胡亮面前。
“报告首长。谢晋元来到。”少年敬礼道。这是见到首长的礼仪,王德海教给他的。
胡亮看看眼前的少年有些稚嫩的脸,心里暗自点头:
“嗯,不错,从眼睛里看得出,小伙子很机灵。或许他能够完成任务。”
其实,这个胡亮的年龄比少年也大不了几岁。不同的是,胡亮已经成为军人好几年了,战火的考验使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成熟一些。在战争年代,部队里领导的级别,和年龄没有直接关系。当初红军在平型关战役的时候,就已经有十八岁的师长了。
胡亮说对他说道:“小谢同志。现在我有一个任务交给你完成。有点危险。你怕不怕?”
这个少年一挺胸,坚定的回答:“不怕。请首长下命令。”
“好。前面距离我们五里的地方,发现有敌人。你出去想个办法,让他们停下来。只要你能拖延他们一个小时,我们就胜利了。”
“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少年说完,立刻转身向敌人的方向走去。
队长王德海看见谢晋元这么干脆利落,不禁感慨说:“小谢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真的敢一个人跑到敌人那里去。”
敌人的运动速度比较快。少年刚刚走出三里多,就遇到敌人的探子。
“站住!举起手来!不许动!”
前面传来一声大喝。随之而来的,是四五个敌兵,端着枪,如临大敌,小心翼翼的将这个少年包围起来。
少年第一次被别人用枪指着,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的,他脸上流露出一片惊慌失措的神情,也不敢说话,原地站立,顺从的高高的举起双手。
这几个人看见眼前的人只是一个半大小子,稚嫩的脸,被太阳晒的黑黝黝的皮肤,手无寸铁,一看就知道是农民家孩子,不是解放军,也就放下警惕,立刻变得凶神恶煞,大声的吼道:“你是什么人?来这里干什么?”
少年慢慢放下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们。
“快说!不说老子毙了你!”一个敌兵恐吓的挥动手里的枪。
少年身上一哆嗦,脸色吓得都有些发白了。连忙说:“老总,我说。我是附近高村的,正要去树林里打柴,没想到里面来了许多解放军,说是树林子现在军事重地,不许我进去。我现在正要去别的地方。”
前面树林子里有解放军?几个敌兵一听,立刻紧张起来,二话不说就将少年带回去。
他们押着少年来到一个军官的面前,说:“报告师长,抓到一个共军探子。”
这个师长姓白。原来,这股敌兵是一个济南战役中被打散的国民党军队残部。他手下原本有好几千人,现在被打的只剩下不到四百人。如果在正面战场上,四百人的规模一点也不起眼,但是在其他地方,特别这个已经被解放军解放了的地区,四百人的规模就很大了,目标非常显眼。这个白师长带领这些残兵败将正在赶往徐州。他一路上提心吊胆,唯恐被发现。本来,他是想悄悄的占领高村,休息补给之后,继续朝徐州方向赶路,去和那里的国民党主力军队会合。
现在一听,眼前这个半大孩子说,前面树林里有共军,这个白师长立刻如惊弓之鸟,惊恐万状。难道说自己的行动被共军发现了,已经在前面设下埋伏?
“前面有多少共军?”白师长紧张的问道。
少年迷惑的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他们没有让我进去。我就知道他们在树林里。好几里大的林子,到处都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