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化解误会的方法(1 / 2)

做人难,做人的部下更难,做几个人的部下则是难上加难。有时往往不经意的时候开罪了某位领导,而我们自己却浑然不知,等到弄明白是某位领导误解了我们的时候已经为时晚矣。

小韩在五年前还是基层车间的一名钳工。后来厂宣传部凋来的一个姓方的部长见小韩文笔不错,便顶着压力将小韩调进了宣传部当了宣传干事。从此,小韩对方部长的知遇之恩一直铭记在心。两年后,小韩抽到厂办当了秘书,成了厂办王主任的部下,精明的小韩很快就得到了王主任的喜欢。

没过多久。小韩忽然感到方部长和他渐渐疏远了。一了解,才知现在的领导王主任和从前的领导方部长之间有私人恩怨,因而,方部长总是怀疑小韩倒向了王主任那边。

其实,引发方部长对小韩误解的“导火线”很简单:在一个雨天,小韩给王主任打伞,没给方部长打伞。这还是很久以后方部长亲口对小韩说的,而事实上小韩从后面赶上给王主任打伞时,确实没有看见方部长就在不远处淋着雨,误解就此产生了。

一气之下,方部长在许多场合都说自己看错了人,说小韩是个忘恩负义的人,谁是他的上级,他就跟谁关系好。小韩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人,他也浑然不知发生的这一切。直到方部长在人前背后说小韩的那些话传到小韩耳朵里,小韩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

对此,小韩自有他的处理原则:

一、让时间做公证。正所谓“路遥之马力,日久见人心”。方部长在气头上说自己是忘恩负义的人,一定是自己在某一方面做得不好,现在向方部长解释自己不是那样的人,方部长肯定听不进去.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还是让事实来说话,让时间来检验吧!

二、遵循“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法则。方部长误解了自己,还得自己向方部长解释清楚,自己既是“系铃人”也是“解铃人”,要化干戈为玉帛,还要靠自己用心努力去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