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赛场内外,越位都会给你带来麻烦。在工作中,越级报告则意味着越过顶头上司,向更高层的上级说明你的看法。想回避顶头上司让你的意见直接到达高层,这并非是个好主意。尝试越级报告的人,往往会伤害到自己。即使你是“对的”,你仍不免打乱单位的运行秩序,并使高级主管很头痛。即便你很幸运地成功了,高级主管也会心存芥蒂,认为你对他们也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
一般来说,促使一个人采取越级报告的行动,不外乎是处在下列几种状况下:我早就该升职了,但是上级就不这样做,甚至连提都不提;工作部门业绩不佳,但上级却加以掩饰,上面的人如果知道了,一定会引起震动;上级对不尽责的人迁就,却给我一大堆工作,他对我怀有成见,也不在乎我到底做了些什么;上级知道我比他能力更加出众,他既妒又怕,因此总是压制我,让我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他绝不会让别人知道我杰出的表现,他怕我升得比他快,他也把我的功劳据为已有。
某科研所的外文资料室负责人小王就是在这方面缺乏经验的年轻人。当上级布置了需要大量翻译外文资料以供科研任务使用的项目之后,所里的领导反复斟酌,一直下不了决心,拿不出可行的方案。这时小王按捺不住,就越过所里的领导,直接向上级自告奋勇,说承担这种任务没有问题。
这种做法无疑伤害了所里领导的感情,其实小王完全可以找所里的领导谈一谈,从分担忧愁的角度,替领导着想。这样不仅有助于领导解决难题,也使他加深了对你好印象。小王错误的做法的关键就错在他不是替领导着想,这样不仅不能帮领导解决难题,在潜意识中也认为领导无能。在领导需要的时候,不是分忧,而是给予压力和刺激。当你直接的伤害了领导的感情的时候,上级领导对你也不会赏识和满意的。
越级报告看似突出了你自己的才干,实则加深了周围人对于你的不满,历来被视为职场的大忌。如果你无视顶头上司的存在,自作聪明的越级报告,肯定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工作中我们很可能与上司产生矛盾,这时要与上司沟通,消除双方的隔阂。即使你觉得你很理直气壮,这只会让你显得不成熟,根本无益于解决问题。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他在报社工作,不久晋升为主任,由于他资历比其他同事浅,能力看起来也不很突出,因此他的上任让一些“老人”颇感意外。有一次他召开会议,一位同事按捺不住,当众批评我那位同学“经验不足”、“没有魄力”、“没资格当主任”。我那位同学不动声色地听完这位同事的批评,平静的站起来说:“我能力是不怎么强,既然你比我行,那这个位置让你来坐好了。”
那位同事自觉没趣,匆忙离开了会议室。当天夜里,那位同事就打电话向我同学道歉,我那位同学也宽宏大量,不予计较。也许你看到这里会替那位冲动的同事“松了一口气”,可是,真的能“松一口气”吗?
事情并不一定能够到此为止,虽然心胸宽阔的君子不少,但忘不掉当众被顶撞的难堪的人也很多,所以这件事有可能想以下几个结果发展:
双方尽弃前嫌,不打不相识,反而成为好朋友。这种结果再好不过了,但是确实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