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他人之所想(2 / 2)

为什么要谈论我们所要的呢?这是孩子气荒谬的想法。当然,你感兴趣的是你所要的,你永远对自己所要的感兴趣。但别人不对你所要的感兴趣。其他的人,正跟你一样,只对他们所要的感兴趣。

记住,当你明天要别人去做某件事的时候,譬如说,当你不要你儿子抽烟的时候,别跟他讲什么大道理;只让他知道,抽烟会使他无法加入篮球队,或赢得百米竞赛。

这是值得记住的一点,不论是对待小孩子,或牛儿,或黑猩猩。举例说:有一天,爱默生和儿子要把一只小牛赶人牛棚。但他们犯了一个一般人所犯的错误,只想到他们所要的:爱默生在后面推,儿子在前面拉。但那只小牛所做的正跟他们所做的一样,它所想的只是它所要的:因此它蹬紧腿,顽固地不肯离开原地。女仆看到了他们的困境,当然她不会著书立说;但她比爱默生拥有更多关于牛马的知识。她想到了那只小牛所要的,因此她把拇指放入小牛的口中,让小牛吮着手指,同时轻轻地把它引入牛棚。

有生以来,你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你有所需求。你为什么捐给红十字会一百元,因为你要助别人一臂之力,因为你要表现一种美好的、不自私的、神圣的行为。

如果你对行善的感觉比不上你对那一百元的喜爱,便不会有那次的捐赠了。当然,你捐钱可能是因为不好意思拒绝。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你捐赠是因为你有所需求。

奥佛史屈教授在《影响人类的行为》一书中说:“行动出自我们基本上的渴望……而我所能给予想劝导他人的人最好的一个忠告是:首先,激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就可掌握世界。不能的人,将孤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