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懂得送礼、收礼的礼节(1 / 2)

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为了加深彼此的感情,有时需要互赠礼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意。有些人不太注重这方面的事,总认为这是生活中的锁事,不足挂齿。但是,有些人事事不成功,往往就是因为不谙送礼、收礼之道。

向结婚者或离别者送礼,要提前送到。否则,结婚贺礼在事后送去,离别者坐上火车才将大包小包的礼物送上车厢,就显得不高明、不礼貌了。

送礼要针对不同的对象,赠送适当的礼品。如你生日时,别人送来一束鲜花,不仅会使你高兴,更会使你为友情而陶醉。住院的妻子接到丈夫探视时带来的一束鲜花,必定感到甜蜜和幸福;而丈母娘收到第一次上门的女婿带来的一束鲜花,则会觉得不伦不类,甚至认为女婿小气,产生不良的第一印象,对今后相处也十分不利。

如果单位来了一个走马上任的新官,为了表明与前任的区别,公开宣布不受礼,你却要给这位领导赠送礼品,可能会遭到冷遇,甚至给你带来不良后果。

小李就是这样的人。他一直有希望提为单位生产科的科长,正在节骨眼上。他的顶头上司调走了,临走前嘱托他,新上司一来,就要想办法接近他,给他送些东西去。

小李通过各种关系打听到新上司喜欢喝茶,但当地没什么好茶叶,于是决定送茶壶。他跑到省城买了两套好茶壶,趁元旦这天提到新上司家。这天,到他家的下属非常多。一见小李提着礼品,新上司就没好气地拒绝了。时间一长,小李感到新上司对自己总是很冷淡。科长也一直未提上去。

小李至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不该在新上司宣布不收礼时送礼,这有损新上司的形象,让他觉得自己说话没威信。二是不该当着许多人在场的情况下送礼。先不管新上司是否廉洁.起码小李这样做,会让单位的人议论:尽管上司没收,但背后收没收。谁也说不清。

要处理好送礼的时机,否则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当然,朋友之间互送礼物是一种互相亲近的表现,没有那么多固定方式。但是为了达到最好效果,还是应注意一下其中的送礼艺术。

同样,接受礼物也要表现得体。收别人的礼品,应双手接,并立即表示感谢。按照传统做法,在接受礼物时要有礼貌有分寸地推辞客气一番,表示让别人知道自己重视的是朋友而不是礼物。此外,不当面拆看礼物,这是为了尊重对方,以免对方因礼轻而感到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