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感情投资是十分必要的(2 / 2)

有时对方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此时你要让对方精神上得到满足,表现出对对方的崇拜和尊敬,不断地夸奖对方的能力。

如果你与对方关系很密切,求他帮忙时,他会提出条件来,那你也要多为对方考虑,尽量多为对方解决一些困难。不论关系多密切,你总求人家,而没有回报,时间久了也就不行了。

如果你求别人帮助的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那么对方也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名或利。如果对方什么都得不到,而你却名利双收,对方就会在心理上失衡。现在的人对口头许诺不感兴趣,所以,你最好要提前满足对方的欲望。如果不能,也一定要守信用。如果你不能履约,以后再求对方就难了。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帮了别人的忙,就觉得有恩于人,于是心情一种优越感,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这种态度是很危险的,常常会引发反面的后果,也就是:帮了别人的忙,却没有增加自己人情账户的收入,这是因为这种骄傲的态度,把这笔账抵消了。

所以,为人帮忙时应该注意下列事项:第一,不要使对方觉得接受你的帮助是一种负担;第二,要做得自然,也就是说在当时对方或许无法强烈的感受到,但是日子越久越体会出你对他的关心,能够做到这一步是最理想的;第三,为人帮忙时高高兴兴的,不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如果你在为人帮忙的时候,觉得很勉强,意识里存在着“这是为对方而做”的观念,假如对方对你的帮助毫无反应,你一定很生气,认为“我这样辛苦地帮你忙,你还不知感激,太不识好歹了!”如此的态度甚至想法都是不自然的表现。

如果对方也是一个能为别人考虑的人,你为他帮忙的种种好处,绝不会像打出去的子弹似的一去不回,他一定会用别种方式来回报你。对于这种知恩图报的人,应该经常给他些帮助。

二、必要的物质交流

人的感情具有物化性,仅用话语来表达你对朋友的关心和友谊不太实际。仅凭一张嘴是无法建立友好关系的,还要有点物质上的交流。这就需要你运用一些小礼品来沟通与朋友的关系。但人往往又是很矛盾的,想要却又不好意思,所以表现出不愿意接受的样子来。

现在人们爱用礼品的轻重来衡量友情浅深,认为礼轻情亦浅,礼重情才深。所以我们再谈礼轻情意重时,似乎有点不合时尚。

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礼轻情义重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当你送给对方很重的礼物时你心里会有什么想法,你或许有事相求.或许希望得到某种更贵重的东西。而对方也不会无缘无故接受你重礼。他会猜想,你是否有事求他。在接受你的礼品时他会很慎重。甚至会拒绝你。

我们所说的礼轻情义重,是说在无求于对方时给对方送礼品,而且也没有任何其他目的,仅仅是为了与对方相互了解,加深感情,促进友谊。当对方有喜事时前去恭贺与对方同喜:当对方在困难时给对方送去温暖,帮助解决;当对方生病时前去安慰表示关心……这种情况下你送的礼品虽然很小,对方也会非常高兴的。

当然,“礼轻”也要看情况而言,要看对方与你的亲密程度。随着双方感情越来越深,礼品可以适当地加重一些。但无论你送多重的礼品,都只是为了表示感激对方与你的密切合作,不要有其他想法。

送礼品最忌讳的是临时抱佛脚。尤其是你刚与对方认识就带了许多礼品给对方,然后就提出你要办的事,很明显你是在用这些东西来换取他的帮助。一般情况下他会拒绝你的礼品,就是收下了也不会马上帮你办事。

好朋友也是一样,关系好平时多走走,有事时不用送礼对方也会帮你。如果平时不来往,有事则抱着礼品来求情,对方虽不好意思说你,但同样不会买你的账。

串门时,孩子看到一件东西说:“这是我们家的。”主人说:“对呀,这是你妈妈送给我们的。”孩子说:“这是我妈妈最喜欢的东西。”主人听了会感动的。

感情有它无私的优点也有它自私的缺点。他希望你只喜欢他一个人,只想他一个人得到你的礼物。如果别人也得到了同样的礼物,他就觉得不满足,就会对你有意见,也就不太珍惜你的礼物了。

所以送礼物,要分着送,一个人一个样,那样才会有好效果。

送礼要选择对方在家时送。因为,把礼物交给邻居转送,是不大礼貌的。有时,受礼人不希望别人知道他收了礼品。

切忌当着外人面送礼。送礼最好在私下进行,人多眼杂时应当回避,尤其是给领导送礼,更应该注意。一来领导怕背个受贿罪名,送礼者也不想落个巴结印象;二来社会之大,无奇不有,红眼者、造谣生事者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