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为人切莫学拿破仑(2 / 2)

他出身于劳动阶层。做木匠的父亲为有一个在大学教书的儿子感到无比骄傲。

获得医科学校这份工作时,约翰似乎明白了他的余生将做些什么。有多少个辗转不眠的夜晚,他为这份单调、枯燥的工作感到深深的苦闷。然而,是这份工作给了他威望,给了他生活的支点,同时也给了他一笔小小的收入。正如约翰自己所说,这笔收入连同妻子的薪金,能使他们和两个孩子“饱饱地吃上一日三餐,还可以买些玩具。”

38岁那年,帮助他研究的导师走了,他如往常一样提交了申请。然而,没有导师做后盾,申请被退了下来,他被解雇了。

“我感到死到临头了,我没有积蓄,害怕极了。我是个搞研究的,虽然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可我只会干这个。我害怕把这消息告诉妻子。我步行了三英里,来到失业办公室,站在门外,不敢进去。”

约翰最终还是进去了。为了找到一份大学里的工作,他发了近50封信,然而没有回音,他日渐消沉。

一个偶然的机会,邻居想找一个粉刷房子的人,他便换上工装,操起了刷子。后来又有人请他去给卧室装镶板。小时候,父亲常说:“等你长大了,要靠动脑子谋生,而不是动手。”每当想起这句话,他都付之以凄楚的一笑。

“我学了这么多年化学,通过层层答辩,终于获得了博士学位。做梦也没想到,到头来还得干体力活儿。”

约翰最终还是回到了劳动阶层,结束了单调枯燥的工作。

当然,像约翰这样从一个大学教师到一个粉刷工人的人不是很多,但他们可以,你又为什么不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