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铮不明所以,但接着就感到一股寒意袭来,仿佛在自己身后,站着一头母老虎。
宋赋往旁边站了战,看着高台上的那中年太守吴知礼,至于耳边的惨叫,他就当作没听见。
吴知礼现在可是心情大好,前天他就已经到了龙山镇,白天自是要去应酬,这小小的龙山镇,就有四大族。
而到了晚上,就是电闪雷鸣,浪潮拍岸,一重接一重。
太守大人满面红光,对谁都是一副笑脸,看着台下的人海,他终于感受这高高在上的感觉是何等爽快,可比京城好多了。
也幸好这次任长陵太守,在岳丈大人面前好说歹说,才让妻子留在了京城,不然纵使来到这,身上也好像被套着一副枷锁,无论如何也不舒服。
在他身边,则站着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一身青衫,双眼熠熠生光,半点看不出老人该有的暮气。
这位就是风华书院的院长荀明,一位桃李满天下的大儒,一生从不出仕,只愿传授学问,当今在朝四品以上的官员,有十二位都是他的学生,至于地方上,更是多不胜数。
但他却从不搀和进去,也很少在书院待着,都是带着几个后辈游历天下。
这学问一事,书上看过了,只算知道,还得去天下走一走,瞧一瞧,有所明悟,才算懂得。
有些道理很重却很轻,读起来不费一丝力气,但这做起来,不亚于抗一座大山。
眼下他来这龙山镇,也是为了挑选几个读书种子,宋家和书院弟子的辩论他来之前就已经知道,但这后辈之争,就交给后辈自己解决。
在家时有长辈遮风雨,但走出去后,不论何事,就得一肩挑之了。
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坏事。
荀明的视线扫过人群,随后定格在了一个腰佩长剑的少年身上。
宋家弟子?
他微微点头,宋家这读书世家的名头可是货真价实,无人能说什么。
就在这吵闹的环境中,吴知礼说了几句场面话,这种事情,龙山镇的人已经见怪不怪。
采药大会为期三天,这三天内必须在禁神渊待着,一旦踏出禁神渊,便视为放弃。
修炼一途,可是危险重重,连三天都活不下去,谈何修炼,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个平凡人,总比把命送了的好。
此次进山的人,不下五百,除了龙山镇之外,还有其他地方的人。
毕竟这跃龙门,谁都想试一试。
一个时辰后,少年们开始入山,五百多人,丢在禁神渊中,一点波澜都不会起,而且有些人,三天的时间都不一定能碰面,可想而知这禁神渊之广袤。
李道一和李纤月通行,这丫头要是不看着点,恐怕一转眼就跑的没了踪影,到时候要是想找,这丫头躲着不愿见,那就费事了。
宋赋有心想和李纤月说话,但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镇定自若的他,偏偏这时脑中空空如也,感觉这些年书都白读了,居然连一句话都想不出来。
而李纤月可不想搭理他,人人都说宋家三子最聪明,可在李纤月看来,宋赋一点都不聪明,反而笨的要死,自己好几次暗示都听不懂,可不就是笨。
李道一则刻意的远离人群,朝着之前降服青蟒的地方而去。
今天就是约定的时日,青蟒若来,给一颗化形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若是不来,化形丹省就省了,若下次见面,就把它的头剁下来。
而且有些事情,也不能让太多人知道,毕竟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铁铮没和他们一道,而是入山以后,就疯狂的在山林中逃窜,边跑边骂,声音响彻山林。
打不过,但嘴上却不能输,怎么说也是七尺男儿,被一个娘们天天揍算怎么回事,也就是现在实力太差,不然他非得朝着那浑圆的臀部来上几巴掌,相信手感一定很好。
禁神渊之前他来过很多次,大致的地形他也记得,所以到现在为止还没被追上,不过照这种速度下去,一顿揍迟早是免不了的,得想想办法才是。
而还未散开的人看到这幕,都远远避让,他们是来采集药材的,要是被误伤,可没有铁铮那强悍的恢复力,也就说这次的采药大会已经败了一半。
这事可不划算。
五百人分散开来,有的单独而行,就得结伴成群。
三天时日,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
毕竟药材可不会自己送上门来,得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