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了么?石大人是蓝鸢姑娘的入幕之宾呢。”一个身着灰色长袍的公子面露轿色,仿佛是因为知道了别人都不知道的事情,极为得意。
“真的假的?石大人可是已经有了未婚妻的。”另一个薄衫青年说道。
“当然是真的,我前几日去雅乐坊的时候听说的,听说最近蓝鸢姑娘不见客,只见石大人,石大人最近去雅乐坊的次数可不少呢。”那公子生怕别人不相信他,继续说道,“你们别不信啊,听说这未来的石夫人是摄政王给他寻的妻室,他自己也没有同意,只是说由摄政王做主。”
另一个人也跟着说道,“恩,这是我也听说了,摄政王对石大人可真是好。连妻室都为他寻了,听说那石夫人虽是商贾之女,但是那商贾财大气粗,贵为皇商,连皇上都对他礼遇有加的。普通大官都不放在眼里的。”
“是啊是啊,不就是临城的那个夏老爷的独生女么,不过他们成亲之日在即,石大人却依然流连在雅乐坊,不知道那石夫人日后是否要独守空房呢。”他们一群人悉悉索索地围在一圈道人长短。
谁说只有女子才爱八卦,妻室男人一样喜爱八卦,说人是非。
暮轩坐在他们不远处的一张小桌上,余光却是扫到了坐在他旁边那桌的两个人身上,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子戴着斗笠,遮住了大半张面容。另一个则是面色有些苍白的年轻人。
那名女子显然也听到了那群人的言语,面色不善,频临爆发的模样,一只手紧紧地扣住了衣摆,仿佛在努力地压抑着怒气。
“嫣儿,别动气,这些市井传言,不足为道。”男子的声音有些气血不足,不过看得出来他很是关心女子,一动不动地望着女子怒意横生的神情。
“要不是我溜来京城,还不知道这人竟然流连青楼,这样的人,爹怎么忍心让我嫁他?”唤作嫣儿的女子,面上一阵愤怒,显然对这段指婚很是不满。
她就是京城北边的陵城富商的独生女,夏紫嫣,她不愿意不明不白地嫁入京城,便央了表哥带她来京城偷偷见一见这位夫君,好不容易打听到了这个“朝夕书坊”,谁知道还没有见到人,倒是先知道了他的风流韵事。
“石大人这样的大官,难免会有一些应酬,流言蜚语不值一提。”男子是夏紫嫣的表哥夏锦闻,身子不太好,从小被寄养在夏紫嫣家里,和她青梅竹马。
暮轩低着头,勾起了一抹冷笑,原来是石安勋的未婚妻,看来他这一趟是跑对了,事情似乎越来也有趣了。
说起这夏家。在陵城那也是大户人家,虽然不是大官,却是皇商,一直很被朝廷器重,因此才会被摄政王看重寻了他们家的女儿为石大人的妻室。摄政王在朝中的势力已经可以遮天,但是财力并不雄厚,因此一直笼络夏家,如今为夏紫嫣同石安勋牵线搭桥恐怕也是为了夏家的财富。
不过,这位夏家千金,似乎看起来有些难缠,恐怕石大人未来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石大人来了。”不知道谁叫了一声,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门口,只见一道墨色的人影缓缓地走了进来,一派玉树临风。相貌堂堂,虽说已经三十有余,看起来更像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男子。
“大家随意,随意。”石安勋看起来很是亲切,笑意盈盈地对着四周的人点头示意,缓缓地走上二楼。
“石大人。。。。”一声娇嫩的声音陡然间响起,随即便是一个黄衣女子立在门边,只见她眉心点红,容貌清秀,她几步走到楼梯口,仰着头说道,“石大人,民女的爹爹得到石大人的救助才免遭遇难,民女感激不尽。”
“举手之劳罢了。”石安轩转身走回楼梯口,立在了女子的面前。“姑娘不用多礼,路见不平自然拔刀相助,不论谁见到老者昏倒在路边都会相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