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章 《盘古星文明简史》(四)终焉(2 / 2)

随着信使星离去的同胞们,我们等不到你们的归来了。我只希望,如果有一天,你们回来,还能找到这艘火箭,还能知道你们走后,发生在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身上的一切。

我的祖先马拉奇朵穆拉巴去世之后,信使星人也开始逐渐分裂。在比邻星上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人,从未见过信使星,也没有第一代人那样强烈的归属感。

为了生活,他们渐渐分散开来。有的成为农民,有的成为牧民,有的成为渔民。但总体而言,工业退化了,科技和文化退化了。整个文明都在衰退。

按照先祖的理论,人口衰退会导致文明衰退,人口复苏也会导致文明复苏。但人口虽在后来的岁月里有所恢复,却因为分散在广大区域里,密度太小,文明始终未能真正复苏。

比邻星虽广大,恶劣的自然环境,让它能承载的人口数量相当有限。每到正午,或者午夜,信使星人——现在应该称之为比邻星人,都需要蜗居到地下,度过漫长的极端气温。

不同于比邻星上的原生物种,它们的休眠是生物本能,而我们是被迫。我们并不能真正休眠,在地下仍然要消耗物资。所以,这个过程总是会伴随着人口损失。

2000万年过去了,200代人,我们的族群再次分裂了,分成定居者和游牧者两部分。定居者仍然用传统的方法度过正午和午夜,游牧者却不停的跟着阳光迁徙。

比邻星越来越缓慢的自转,让他们的双脚足以跟上恒星。他们让自己永远停留在最宜居的黄昏带上,以放牧牲畜为生。

最终,游牧者存活了下来。定居者有一部分也加入了游牧者,剩下那些固执而不肯改变的定居者,在越来越长的极端气温中消失了。游牧者们偶然经过他们的地下住所,那里已经变成了废墟,再也不见有人走出来。

3000万年后,比邻星完全停转了。我们从此可以永久的停留在黄昏带上,再也不需要迁徙。比邻星人以为,最好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定居年代之初,巴拉穆拉奇,我10代之前的祖先,在黄昏带上找到了魏格麦的舰队中一艘因为偏航而降落在此的火箭。他把马拉奇朵穆拉巴留下的金板放置在火箭中,并将此处尊为圣地。

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定居年代开始后,大地却开始变得干旱,一年比一年干旱。没有人知道究竟为什么,只知道生活越来越艰难。河流干涸了,湖泊干涸了,草木枯死了,大地一片赤红,再也无法放牧。

剩下的人只能去大海里捕鱼。这一区域所有幸存的人,都集中到了白海边。但就是永不干涸的大海,水位也在逐年下降。

只有穆拉巴家族的人明白原因,但也无力改变什么。一个故事在人群中流传,抚慰着大家的心灵:我们的祖先其实来自另一颗星星,他们跟着那颗星星一起飞走了。

总有一天,他们会驾着比圣地火箭更先进的飞船,回来接我们去一个没有炎热、没有寒冷、没有干旱、也没有饥饿的天堂。

末日还是来临了,大海干了,祖先还没有回来。但这个故事,至少让很多人在希望中死去,而不是恐惧。

现在,我的时间也到了。我回到了圣地,留下铁板记录。如果传说中霍银的后裔,还会坐着飞船回来,那这就是我留给你们最后的信。

我会死在这里,我的遗体会一直在这里等待。我相信你们会回来的。

最后一句,是我们留给你们的问候:你们好,久别的兄弟。我们没有忘记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