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怀因正要还礼,座上的代越就起身走了下来,打断了余怀因的动作,代越对谢无琊道:“好了,尚卿,别闹了。”
谢无琊看余怀因一眼,然后不情不愿的说是。
代越这才看向余怀因,贺明珠叫人准备的这一身靛青色的衣裳,很是适合余怀因,衬的他整个人风度翩翩,很是俊美。
一头青丝被束了起来,用一支白玉簪绾在脑后,颇有几分风流公子的味道,代越上下打量人一眼,而后评价说:“你穿这身很好看。”
余怀因:“……谢、谢。你,咳,皇上穿这身也好看。”
代越闻言笑笑,没说话。
这一场闹剧就这么过去。
之后,贺府管家跑来,对贺明珠说,马车已经备好了,可以出发了。贺明珠点点头,说知道了,然后回过头来,对代越道:
“皇上和于相若是回驿站,可以让管家准备马车。若是不回驿站,也可以在郧县逛逛,臣会早去早回。”
代越心下明了,点点头,说自己知道了。
贺明珠便不再多言,只吩咐管家好好伺候他们,然后就出了府门。
贺明珠走后不久,代越将目光投向了余怀因,问他:“要出去看看吗?”
余怀因有点懵,“啊?!”
片刻后,四人坐上马车,向郧县主街而去。
郧县民风淳朴,余怀因昨夜有幸,亲眼见证了夜不闭户是怎样一派景象。在贺明珠的治理下,郧县俨然称得上是一片乐土。
不过郧县虽与虞风城毗邻,所占地域却不甚宽广,仔细算下来,仅有虞风城的一半,但人口却并不比虞风城的少很多,虽然不如虞风城那般繁华,但南来北往的商户也不少,所以也足够热闹。
十八年前,先帝尚在位,那时候的贺明珠,在大理寺任职少卿一职,后来的某一天,不知何故,突然被庆临帝一道圣旨调去了郧县,任太守一职。
虽然官级不变,还是正四品,但在众人的固有的印象里,京官似乎永远要比地方官好听一些,权势更大一些,只要是调离京都,即便官职更大,也是明升暗贬。
所以这道调任圣旨,对贺明珠来说,无疑就是一道明明白白的贬谪明令。
西乾律法规定,地方官每年需要回京述职两次,分别在年初的正月十六、和年尾的腊月二十三,除这两个时间,无诏不得回京,否则,以谋反罪论处。
那之后几年,贺明珠一直本本分分,恪守本职,除去八年前,庆临帝驾鹤西去,以及新帝登基,他按例回过一次长谣后,就只有述职的时候回去了。
这十八年来,在郧县范围内出过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十年前在郧县驿馆发生的一桩官银丢失案,因为事关重大,此事难免惊动庆临帝。
因为贺明珠是郧县太守,驿站又是他的地盘,差点就被当做凶手,捉拿回京。
听到这,余怀因顿时不满了,说道:“谁判的,这么糊涂的依据?”
上一章改了一点尾巴,还没同步,最近同步太慢了。不过应该不影响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