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很有自知之明(2 / 2)

不过本人丝毫不觉,他温声安抚道:“好啦,你不用这么激动,这是事实,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我又不是经受不起挫折的人,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末了,余怀因又在心里加了一句:更何况,这种事情,能算个球的挫折。

“……”沈青衣没说话,主要是不知道说什么。

不可置否,余怀因这时候受伤,确实给钟洲他们前往青桐县的行程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难题,只不过碍于余怀因的身份,以及他受伤实属赵奢等人护卫不当造成的,也没人敢指责他的不是。

沈青衣刚来,关于余怀因受伤的事情,细节上可能不了解,但基本的情况,在钟洲和赵奢向代越交代遇刺过程的时候,他在一旁也已经听的差不多了。

虽然没人说,但不代表余怀因对他们的行程造成的影响就不存在,青桐县蝗灾还未解除危机,现在这个情况下,急需有人前往安抚和送去粮草,慢一天,死的人可能就多一个;

至于沈青衣,他是受傅喻寒之托,前往青桐县应付接下来可能发生的瘟疫事件的,同样也是耽误不起。但余怀因的伤,他是知道的,别说快马加鞭了,就是坐马车,只怕也得把伤口颠裂了。

见沈青衣不说话,余怀因略微一想,便大致猜到了他现在的心情,作为造成沈青衣情绪低落的事件当事人,余怀因觉得自己的立场似乎不太合适去做安慰他的人。

于是他决定忽略这个问题,而后自顾自的继续说自己的,道:“我和皇上都觉得,让你和钟毓之先行,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

大理寺内。

傅喻寒端坐在几案前,正手持一只狼毫毛笔,在雪白的宣纸上写着什么,阳光洒在他身上,替他驱散了从骨子里散出来的几分寒意。

宋佑淳一事解决后,他再一次恢复了以往的生活——把办公的衙门当成自己家的,长居府衙后院,无大事,不出门。

唯一不同的是,他的身边,多了个夏惊秋。

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夏惊秋似乎赖上傅喻寒了,从傅宅一路跟到大理寺,傅喻寒去哪儿,他就跟到哪儿去,聪慧如傅喻寒,也没办法甩掉不按常理的夏惊秋。

夏惊秋会时不时的消失一段时间,然后又不经意间出现在傅喻寒身边,神出鬼没的,像说书人嘴里说的来去无踪的大盗。

傅喻寒知道他肯定在背后筹谋着什么,只是夏惊秋不说,他也就不问。

——怕得不到回答,更怕得到回答。

本来这章想叫——众人皆醉我独醒,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