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淮音拱手,遥遥朝廊下那人揖了一礼,而后温声开口,“章大人。”
被于淮音称章大人的章全素是个看起来三十岁上下的男子,参有银发的头发被拢在脑后高高束起,簪了支木簪,看起来严肃不足,温和有加。
他朝于淮音点了点头,然后说:“跟本官来一下。”说完转身进了北边的屋子。
于淮音抬脚跟上,穿过中庭,过走廊,与一众青色官服的男子擦身而过,与此同时,余怀因发现,自己和这院里的其他人一样,也穿着青色官服。
西乾的官体制度,余怀因已经摸得差不多了,知道这是六品以下的官员所穿服饰。换句话说,现在的于淮音,是个六品以下的官员。
六品以下?翰林院?
心思电转间,余怀因猛然想到了什么——庆临三十一年,时年十七岁的于淮音赴京赶考,那年秋闱,他进一甲,夺第二榜眼位,后进翰林院,任职编修。
余怀因惊诧不已,一瞬间茫茫然不知所措,一瞬间恍恍惚不知今夕是何夕,那么,他现在,是在于淮音的过去的那段记忆里吗?
没有人给他答案。
他在于淮音的身体里,跟着那个章全素走进了屋子里,进门之前,余怀因眼角余光无意间瞥了一眼,看到那屋子的左手边,挂了块木牌,上写:“翰墨轩。”
走进屋里,见是开堂式布置,整个大厅,分为两部分,左右两侧各有两个竹制书架,上面塞满了各种书册和典籍,其下,则像学堂一样。
看着厚重至极的长形案几一左一右整齐的摆了好几张,细看的话,能在案几上发现刻有纹章,上面的笔墨纸砚等一应俱全,青色服饰的五六编修们席地而坐,伏案书写。
于淮音越过他们,跟着章全素径直走到了大堂的最里处,来到一间里屋前,门是开的,章全素站在屋内的书案前,手里拿了本书册,正在翻看。
“大人。”于淮音轻声开口,询问般的喊了屋里的章全素一声。
章全素将目光移至门外的于淮音身上,然后他道:“进来吧。”
于淮音抬脚走了进去。
章全素指了指书案上的三沓书册,对于淮音说:“这是皇上今早上要的、关于今年滁州上半年的税收记录册,你整理一份清单出来,明早需呈给皇上,尽快。”
于淮音看了看案上那堆起来起码有一米高的书册,动了动嘴唇,想说些什么,但最后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拱手恭敬道:“微臣尽力。”
书案正对着一扇圆形窗,窗外传来一阵花香,潜意识的,余怀因转头往窗外看了一眼,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一次,于淮音的身体,也随着他的动作,转头看向了窗外。
窗外杏花早开,杏花香沁人心脾,余怀因不由错愕于眼前所见——在翰林院外那一堵迎春花墙,竟出现在了眼前。
我们来挖一挖以前的事吧。
温馨提示:您的皇上正在骑马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