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千里得见书信人(2 / 2)

夏惊秋不得不承认,于淮音派他的心腹给自己送来的那封信,毫无疑问的让他感到了心惊,眼前这个人,准确无误的抓住了他的弱点和野心。

他年少成名,本该是最适合的首领人选,却偏偏权不够大,势不够高,只得甘于人下,于淮音算准了他的不甘平庸,而且为他专门设了陷阱。

但陷阱的诱饵,于夏惊秋而言,过于诱惑,所以,明知是陷阱,他也钻的心甘情愿。不止是他,哪怕是对他们淮夷一族以后的走向,都计算的准确无误。

也正是因此,他才会选择听这人信上说的,先退兵,然后退居后方,当然,这样一来,承那庸碌首领的一时怒火就是必然的。

不过,如于淮音所言,这于他之后的计划,的确助力不少。他带兵进攻,虽于西乾护国将军谢无琊的手下,但好歹,他也带回了一族整个冬天所需的一半粮草。

当然,那些粮食并非他从谢无琊的军营里抢出来的,而是于淮音送给他的。只不过,除却送粮人金垣,和策划者于淮音,以及他这个接收粮草的人,无第四人得知罢了。

有了这样一个前提,淮夷首领仍是对夏惊秋不奖反罚,势必会引起其他部落首领以及底下族人的反感,早有族人对现在的首领不满,而今又添夏惊秋一事,矛盾激化,是迟早的事。

毕竟,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啊!

至此,于淮音给他的助力,便画上了句号,之后的谋划,无需大动干戈,若是筹码的好,夏惊秋甚至都不用本人出面,就能解决。

就是运气差了点,取淮夷现有的首领而代之,于夏惊秋而言,也不是难事。

之后,夏惊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坐上了淮夷首领的位置,应了于淮音的算计,也成全了夏惊秋的野心。

坐上首领位置的夏惊秋在自己刚刚收复上来的王国里呆了半月,欣喜之余,又想起了那个送信人金垣口中的东家难以释怀

——每每看到坐上那个专属首领的宝座,夏惊秋就控制不住的想,如今他所拥有的一切,是靠一个中原人得来的。

然后他下定决心,前来长谣,会一会那金垣口中的东家,究竟是何方神圣。等真的见到了,他反而不知道要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去面对人家了。

“夏将军缘何这般看着我?”余怀因忽然开口,夏惊秋猛地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