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你的意见我觉得很有道理,不过开始施工了,却发起了愁。我跟校长看了看城里的育红班,感觉问题太多了,正不知道怎么办。又怕你们在忙,也不敢去县城打扰。”
陈家俊的语气很是礼貌客气,一点官腔都没有,很有学生在向老师请教问题的意思。
后世的林玉虽然没有结婚生孩子,可养了张文张武和二美这么多年,带娃经验是有的。育红班就是幼儿园,当然要为了孩子的健康考虑。
首先就是入冬后的取暖问题,教室这么大,最起码要两个山西炉,但是山西炉外是滚烫的铁皮,但凡一个不小心摔到上面,那绝对要完蛋,所以最先考虑的是取暖安全。
林玉指挥着陈家俊做记录,重点设计了一款比较有保障的山西炉场所。
就在教室的前后墙上垒出一米高的墙面来,山西炉放在里面,上不封顶,门口用铁门锁起来,只能老师添火或者烧水用。
“你看清我写的没,主要是山西炉的烟囱,让它围着墙面走一圈,热度不能浪费!”林玉拿着陈家俊的本子,龙飞凤舞的标注着。
“嗯,记住了。”陈家俊见她写下的一手好字,字如其人一样清秀。
之后就是课堂内容了,尽管说幼儿园学的东西不多,那也不能真的只带着孩子们玩啊。
“这点你跟城里老师交流一下,学些儿歌啊,顺口溜和古诗。然后适当的做一些锻炼孩子们脑袋发育的小游戏,主要开发左右脑,看着不起眼,作用很大呢。”
林玉在本子上画下几个字,又重点标注了一下。
陈家俊不是很理解左右脑什么游戏可以开发脑袋?
林玉抬头见他满头雾水,抽抽嘴角笑道:“那等周末让我儿子跟这边老师讲讲看,他们小时候经常会做。”
“好。”陈家俊点点头。
最后就是学费和加餐问题,这一点要跟村子里人来交流了。看看她们能接受多少的价格,看着最简单,实则最麻烦,因为有很多不舍得掏钱的人。
“我跟村长商量了,一个老师,然后从村子里找个年轻妇女当下手,两人看着一个班。”陈家俊送林玉往外走,想起来便说了一句。
“一个班二十多个学生最好了,别太多。”林玉停下脚步:“好了陈村长别送了,我回去之后把一些注意事项整理一下,等周末拿回来,刚刚写的有点乱。”
本来还想去东王村催催妗子,让她把张桂华家壮壮的婚事赶紧张罗起来,现在时间不够了,怕接不了孩子,就赶紧回去了。
路上平坦的不行,而且这个年代汽车很少,开车在路上可省心了,全程只用了二十多分钟。
“月扬妈妈,是这样的,我们班有几个家长见了你们月扬的衣服,觉得又耐脏又好看,让我帮着问问,看看你们大批量生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