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寿春,并不意味着这场战争已经完全结束,因为出国在江南还有大片的国土,王翦率军一路南下,终于是让人见识到了名震天下的大秦军队的实力。
所过之处全都是势如破竹,出国只剩下些残兵败将,连些像样的抵抗都兴不起来,有两座城的守将,甚至直接开城投降了。
虽然打得一路顺利,但是王翦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他一路打一路计算下来,楚军伤亡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
这不是说王翦嗜杀成性,而是他嗅到了其中真正危险的气味。在秦楚这一战中,楚国整整投入了四十五万大军,现在楚国只剩下三两座孤城,而且根本无法兴起什么像样子的抵抗,看似楚军的有生力量大部分都已经被秦国所消灭了,但是根据王翦的计算,楚军总共的伤亡,再加上之前被俘虏的楚军,共计也就将近二十万而已。
剩下的这二十多万的人数差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在楚国将要灭亡的时候也看不到影子,再联系上昌平君之前主动赴死的情况,让王翦对此有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猜测!秦楚之战,楚国从头到尾都没打算打胜仗,他们只是在练兵而已!
楚军之前那四十五万人虽然庞大,但是相比秦国,他们毕竟训练时间太短,而且大部分都缺少实战的经验,这次秦楚之战正是一块最好的磨刀石,让一些明显素质不足的,或战死、或被俘、或逃亡,总之是剔除出了军队,剩下的,则是从战场上生存下来的真正的士兵!
王翦绝对相信这些士兵不会永远消失,他们只是藏起来了,藏在平民之中,还在训练着,磨练着,等待着起兵反秦的一天!
昌平君的死,是一剂催化剂,昌平君不管是在楚国士兵还是百姓心中都有着相当高的地位,昌平君死于秦人之手的消息一旦在楚地传递开来,就会在所有楚人的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
试想一下,有一群从战场上生存下来的勇士,正在暗中虎视眈眈、咬牙切齿地盯着你,这该是多么可怕?而更可怕的是你知道他们的存在,却不知道他们到底在什么地方,简直就像是见鬼了一样。
楚国最后的两座城池还是在王翦的进攻之下沦陷,标志着楚国的灭亡,也是六国之中最后一个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国家的消亡。
如今六国之中,虽然还有齐国尚存,不过齐国国力早已衰弱多年,近百年来都稳居战国七雄倒数第一的位置,只不过是因为地理上距离秦国遥远,加上秦国知其不足为据,这才存活到了今天。
楚国已灭,齐国不可能有能力对抗强秦,中国历史上浩浩汤汤数百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可以说是已经走到了终结,现在差的,只不过是秦朝的建立,让这个战国时代真正的‘入土为安’。
而王翦在打下楚国最后的两座城池之后,并没有立刻返回秦国向秦王,而是派下重兵把守在各处城池的要道,以检查在秦楚之战中消失的那些楚军究竟藏身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过过了好久时间,王翦派出去的士兵都未能抓到几个楚国士兵,渐渐的,赞同王翦想法的人越来越少,而王翦,终究也不得不在嬴政的旨意催促之下,回到了秦国。
黄芳芳可不知道王翦这个家伙如此尽职尽责,不过说到底做的也只是无用功而已,项少羽乃是引领天下未来变革的重要人物之一,就算黄芳芳不横插一手,项少羽的身上也有浓厚的气运庇佑,他早已注定将来必定会率领项氏一族,建立霸王功业,怎会轻易落在王翦的手里?
而在王翦下重兵四处排查的时候,黄芳芳与项氏一族早已离开了楚地范围,此刻他们正称作小舟,泛在湖面上,湖面上笼罩着浅浅的薄雾,薄雾下的湖面平如明镜,被黄芳芳他们乘坐的小舟荡漾开了一阵阵波纹。
不是黄芳芳他们有闲情逸致,这时候跑来泛舟游湖,而是在其中一条小舟上乘着一个伤者,他身上缠满厚厚的绷带,不过那些绷带全都被血染成了红色,项少羽陪在此人身边,显得十分担忧。
“师尊,那镜湖医庄究竟还要多远?叔父他怕是撑不了两日了。”
受伤的人正是项少羽的叔父项梁,项少羽的父亲和祖父都先后战死沙场,叔父项梁就成了他身边最亲近的血肉至亲,难怪会如此紧张。
黄芳芳坐在带头的一艘小舟上带路,看着前方的迷雾,道:“这路虽有些绕,不过大约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到了,布置这条水路的人确实有些门道,只可惜还不够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