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熊眼少年身退学堂(2 / 2)

龙灵武纪 碧海鲲鹏 1865 字 2020-03-17

这点姑苏泉早已对学生讲过,只是玄引入门并未通过测试,故而刻意免去了他这一门的修学,玄引才有此一问。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有灵……灵,化形所在。或薄如烟海,或凝如丹丸,或如原型虚影。其独立而在,榭寄而生,其与寄主的关系奥妙万分,可为契约可为自主可为奴役。为修武之基,之慧根,武道之引,自是因为其运化之力如风雷,可撼动霄宇,可催山河,可护内体,可明心智。玄妙所在,今日你在墨堂轩也见到了,灵儿的紫晶圣莲之力为你挡去了一劫。灵的存在对寄主体质、心智、修武的进展大有影响,是修武之人进阶的不二之选。但——”

姑苏泉说到这里便已无话,玄引赶紧望着先生,毕竟那是他的希冀所在。

“一个纯粹的武者需要武技与灵技相合,修炼方可大有进展。但也有武者不修灵技,武道之中仅凭本身修为精进,此为武技。然而武技大成者毕竟少数。何况万物皆有灵,只要显出灵迹,取得却也不难,作为武者为何不去拥有对武道大有益处的灵力?那些不修灵技的武者多只为强身健体,不为一争高下。眼下富国强兵,乃是大元王朝要旨。天下诸府皆有灵技一门,此门不过四重则学绩枉

然!这便是武者及墨堂轩为何要修灵技的缘由!”

“先生,既然已有武者不修灵的先例,我是否也可以?”

姑苏泉却摇摇头。

玄引不由大惊:“这是为何?”

“武技二十四级,灵技七重。不修灵技也是可以,只是你……”

姑苏泉又摇了摇头。姑苏泉来到窗前,合上一扇窗,眼前的光亮便暗了下来,他便从一瓷坛中抽出一卷画竖展开来。只见上面正是一个裸身男子,身上多有脉络及黑点注释。

玄引再是一拜,恳求道:“先生但说无妨。”

“只是你奇经八脉尽显阴象!”

“阴象?先生,何为阴象?”

“凡人为阳,非人为阴。”

“难道我……”玄引如何敢将“不是人”这三个字说出口,竟是呆滞原地。

“《奇经八脉》载凡人有八脉……八脉乃先天之根,气之祖也。你八脉不显,所属诸穴不应,丹气不足——丹气所聚,皆因以穴通经,以经通脉。且不说你八脉显阴,丹气不足,修来的不过是招式,全无运化之力。即便凭着本身修为奋进三十年,也不敌一个灵技一重的武者。”姑苏泉说到这里,回身望着眼圈黯然似如熊眼的玄引道,“你可是在阴天及夜间尤为犯困?”

“是。”玄引断定先生所言不虚,多年以来自己长久的困扰之一便是入夜便困,仰躺而下雷打不动,全无意识,寻了诸多医者,都说脉象紊乱,治无可治,“难道与这有关?”

“你进墨堂轩四年,日日显出倦怠,却也能熬到今日,却在老夫意料之外!”姑苏泉收好画,重新放入瓷坛才又道,“八脉乃开源固气之本,八脉不显,气安在?若无气,何谈修武!”

玄引顿时陷入无尽惆怅,如今爹爹惨死,母亲体弱多病,据说未曾见面的爷爷也已年迈,如今自己连武技也修不成,若不能成为武者,如何去保护他们?

握紧的拳头指尖又将手心的老茧抠去了一层。却不是恨,而是长久以来烦闷中养成的习惯罢了。

姑苏泉似乎听出了这少年的心声。

“保护自己最爱的人,并非只有武力。”

少年恍然抬起头来,惊诧地问道:“那还有什么?”

“敬畏。”

“像元武帝陛下那样?”

姑苏泉摇摇头。

“太子殿下威名九州,德冠宇内,该是他吧?”玄引说出这一句却自觉好笑。

不料姑苏泉竟然还是摇了摇头。

元靖太子仁德,天下皆知,那是何等存在,要一个区区草民学得他那般获得天下的敬畏实在犹如幻梦。可竟然还不是他……

“还还能是谁?”

姑苏泉走到窗口,负手而立,仰望苍穹,苍茫的脸上竟然浮出了释然的笑意:“此人,身居山野,行如野鹤。非九州籍,不可追其源,不知其生年,民间传三千年前已然白首,学富五车,出入庙堂行走乡野,无所不能,天下诸事无所不知,无人不敬。”

少年仿佛进入了梦中,可他心中却是隐痛,这明明是个世外高人,而自己不过是棺材巷中一个自带晦气害死父亲的无灵废物而已!即便有心学得一钱二毛,恐怕也无缘际会。

“去吧——”

这一声苍老而沉重,似有诸多无奈与不舍。玄引终究是欠身深深一拜,回身缓缓走出了学堂大门。

姑苏泉凝望那一袭背影走下门口阶梯,不禁神情凄然喃喃道:“八脉不显,气安在?气若失,安有命乎——且过几日自由的日子吧,免了悲寂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