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寻迹幻灵(1 / 2)

真武济世 云端孟好客 1552 字 2020-07-24

这是一部古老的剑典,毋庸置疑,绝对是一位强者所著,不知是何年代,又为何方神圣而作。它讲述着剑之一道,乃是追寻本源之道,真正的剑道,是追求人生至善完美的不二途径。然而,太古以来,中洲剑道文明没落,古老的剑修门派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如今,手握长剑之人,已然遗失了古人使剑证道的美德,凡金铁加身,必是凶唳染身,少不了一番搏斗。修道之人,剑,俨然被扣上了凶兵的帽子,这种变相的象征,都是因为人性所造成。手中的剑,已经成为执剑之人另一颗复杂多变的心,要炼心,就要不断杀戮,于万千剑道强者人林之中脱颖而出,方可有执剑证道,之一线希望。

何为剑,何为道?剑即是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剑道只是大道衍生的一条微小的派系,如何证道?唯有沿着这条细小的道路,冲破艰难险阻,才能最终追溯本源。

李曰默默细思,藏剑道不可谓不是一门绝世宝典,内容简直浩瀚如烟,其中所描述走无上剑道之途径,大胆而独特,让人叹为观止。这是集天下所有剑术大家之精髓,熔炼于一身,是专门为后世有缘人准备的。

“简直就是一部天书!”李曰暗暗心惊,整部剑典,前后有数十万字,主要讲述的是七字要义,他足足花了三个时辰才完全记住,而且,句句晦涩难懂,想要通读,非一朝一夕,他只待以后慢慢领悟,方能有所进步,想要立马一步登天,简直不可能。

藏剑道,讲述着有形无形之转化,藏,隐匿者,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野,有形的世界中,包含着无形,领悟其中微妙的变化,即可掌握藏之要术,这便是藏之经典。剑者,直而不曲,于世坦坦荡荡,不耍小人之诡计,不固守愚弄,一名为证求人生大道的修士,需统筹天下之变化,与时偕行,行于世间,讲究适可为止。

七字要义分别讲到了,人文、地遁、天行、奇之七字。有形为天、地、人,无形乃行、遁、文,唯独一个“奇”,似乎脱离了有形无形之范畴。奇,讲究独特,有唯一之说,回看过来,前六字分述六小道,而后归奇之一途。藏剑道的开创者,无数前贤修道强者,究其智慧精华,将剑道之文明最终融合一体,为后来人指明了一条通往顶峰的道路。

所有的剑道精华一一印入李曰的脑海,眼前的蝇蝇小文彷如失去了生机,迅速老化、腐坏,最终化成了粉末,风一吹,便从石壁表面层层脱落,如烟尘一般,归于天地之间,什么痕迹也没留下。

“嗯?”

李曰失神片刻,而后反应过来,他的眼神无波无恙,拂手一抓,却什么也没捞着。眼前一幅幅剑道篇章,正在以风卷残云一般快速磨灭消失,失去了前贤剑道意境的加持,这些文字俨然在多年前便被岁月消磨得干干净净,最终还是化成一缕缕烟尘,即将消失。

藏剑道、剑法九章、杀戮之法、心剑真经各有章法可寻,亦无规度,变化无常,因人而异。此四法都是大家所作,各有千秋,若习剑驳杂,反倒无成。李曰暂悟其四法,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然而,藏剑道和杀戮之法才得,从未运用,不知其理,待得将来各法有成,再行其次。

他坐在平静的湖面上空参悟了片刻,然后起身,“臣”之剑在手中“锵”的一声响彻苍穹,静无波澜的水面立刻溅起一道道波纹。李曰顿时丢下天边的两道身影,脚下一点,沿着波纹传递的方向,快速前进。

“呼……”

良久,许是到了尽头,水面上的波纹再也无法传递开,而眼前,依然一望无垠,只不过,这道透明的屏障逃不过他的眼睛。

“还有些手段,居然能设下禁制来迷惑对手,给我开!”

李曰长喝一声,“臣”之剑引流而上,剑法九章之“导”字诀即刻施展,方圆数百上千里广阔的水域,顿时开始沸腾。在导引之术的干扰下,几寸浅水即刻脱离湖面,一道道水浪飘临上空,然后汇聚成一条巨大的水龙,足有百里之长,在“臣”之剑的指引下,正对着目标蠢蠢欲动。

“去!”

剑指,声引。水龙遨游天际,顿时俯冲而下,“轰……”,透明的屏障即刻被水色浸染,在后续源源不断的水柱冲击下,霍然出现了一丝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