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既然是要收徒才大开山门,而且爬上了第一层平台也没有任何危险,就算有活人也应该不会对他们怎么样。
更何况他在石碑上感受到淡淡的器灵的波动,便更是心里一松,这应该是石碑中的器灵在说话。
不过话的内容却又是让他眉头一皱,暗道:“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还要答题!”而骨甲修士也是有些为难地说道:“怎么有一种被师尊考较课业的窘迫感觉?”
林岩听到这话顿时心中压力更增加了几分,但他没有犹豫还是快步走到那块黑色的石碑跟前,当他正要触摸石碑的时候,突然发现上面隐隐显出字迹。
一共三句话,也就是三个问题,第一句,缘何修道,第二句,课业何来,第三句,何为金丹。
林岩看到这三句话不免一愣,瞬间他反应过来这应该是针对他此刻境界做出的三个问题要他来作答,而这三个答案便关乎他们是否还能继续向上攀爬,所以不得不小心回答。
林岩开始反复思索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在他看来却意味深重,首先缘何修道,他下意识就想到了长生。
世间修道者大多都是抱着这个目的出发,但这个答案显然不适合此刻来回答,他隐隐感觉这些问题都跟这个神秘宗门选拔弟子有关。
选拔弟子主要便在于考验心性,如果只是为了长生,那又为什么要收你为徒?所以林岩想了想后,在石碑上写下一个答案,“为了追求天地至理。”
这回答有点装x,不过他自己很满意这个调调,因为对方的问题问的就很拽,所以这样的回答应该刚好对路。
写完这一句话后,石碑没有丝毫反应,他心里不免有些犹豫,难道是自己猜错了这神秘宗门的宗旨,所以没有得到认可,这家宗门实际就是为长生而立的?所以自己这个x是白装了?
既然已经作答不能更改,那么也就没什么好纠结的,于是他开始考虑第二个问题,课业何来?
一般提到这个都自然而然都会想到自己的师尊,可既然你是要投靠宗门,那就必然是要弃前师而尊后道,难道问题的关键在这里?
他突然想起一篇文章,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师说,当中有这么一段话。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随后他在石碑之上写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有师在可解惑,故此尊师为重道也。
做完第二个回答,石碑依旧毫无动静,林岩的心不免又是一沉,不过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难回答的一个。
对于金丹即便是修炼界也有这数种不同的解释,但此刻林岩心中却早已经有了答案,这个答案甚至是在没来到此界之前,他心里便早有想象,他正是要一个与众不同的答案。
当时还在家乡,他还是一个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的小小风水师,总是趁着孟爷不注意偷偷借阅一些流行小说来看,最喜欢的自然是仙侠之类。
看着小说中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他便梦想有一天自己也可以修炼,所以特意查找了不少古代修行的书来看,更希望有一天能直问金丹大道。
所以在那时他便为金丹做了定义,所谓金丹即把人体作炉鼎以体内的精、气作药物,再以神为火进行烧炼,道教认为使精、气、神凝聚可结成圣胎,即可脱胎换骨,而这圣胎便是金丹。
更有进一步的解释,金者,坚刚永久不坏之物;丹者,圆满光净无亏之物。故此不称圣胎而称金丹之名,以喻本来圆明真灵之性也。
却是想到这里突然他脑海中哄然炸响,这圣胎莫非便与元始胎魔录魔功中的元胎暗合?
他再也忍不住,急忙盘坐在石碑之下,开始仔细思索这二者间的差异,却是更加震惊地发现,魔功当中所指元胎竟与圣胎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圣胎重在炼气炼神,而魔胎重在炼窍炼体,没有强大的身体,光有强大的神魂将无以承托,所以炼体同样重要。
而这门功法起始阶段便是金丹,在成就金丹之时借助法则之力洗精伐髓,让自己达到返璞归真之境,真正回到婴儿之时无尘无垢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