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一些书名中没出现地名,比如我之前看过的《寻仙记》,但这种书名占得比重不高,只有六七十本左右,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为了让一个谎言显得真实,才刻意加上去的添头。
而且这些书所代表的意义也很奇怪,书里的内容根本连野史都算不上,估计拿到幼儿园读给小孩听都没人相信,如果真有那么一批人削尖了脑袋想找长生不老药,怎么会从这些睡前读物似的东西里寻找线索?
看着目录琢磨了半晌,我忽然灵光一闪,如果这些书本身没有任何参考价值,那么唯一能让人重视它们的原因,就是发现这些书的地方很有价值!
不对劲的细节越来越多,我没来由的想起老板给我布置的作业,他说在他的话里有个很大的漏洞,再结合我目前的发现在脑子里一过,我顿时有了个大胆的猜想——这是一个巨大的谎言。
这个念头刚一出现,瞬间惊得我浑身发凉,要知道这可不是写一千三百多篇短故事那么简单,每个朝代和地区,行文时的文字和用词风格都不一样,比如“田忌赛马”出自西汉时期的《史记》,那么在西汉之前的文章中便不能出现“田忌赛马”这个词。
这还只是一个最简单、最基础的细节,如果放大到全文,需要注意的细节就更多了,为了不被别人看出破绽,哪怕只是一篇两三百字的短文,背后需要研究的资料都将是天文数字,虽然我时时刻刻都在防备别人,但我不相信真的有人花费如此巨大的精力来布置一个谎言!
“谎言的复杂程度和谎言带来的收益成正比,如果哪天有人费这么大力气来骗我,那老子这一辈子也值了吧?”我在心里默默想道,却还是觉得这个推测有点耸人听闻。
但是转念一想,老板为了测试我们几个人,能动用数十倍的人力去布置那个废弃公墓,写一千多篇文章来编织一个谎言好像也不是一点可能都没有。
心生疑虑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去问当事人,我搓了搓表情复杂的脸躺到床上,准备等老板下次过来时就直接问他,反正他给我留的作业就是找出漏洞,那我开开脑洞好像也没什么不对的。
可能是因为刚才用脑过度,这次我躺下后没多久就有了睡意,梦中我看到了老板的办公室,但是坐在办工桌后面的人不是老板,而是一个和老板有几分神似的中年人。
中年人并未察觉到我的存在,正趴在桌子上奋笔疾书,身边各式各样的文件资料堆成了小山,偶尔中年人会停下来看几份资料,然后再继续写作。
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身后传来敲门的声音,中年人头也不抬的喊了声“进”,没一会儿我就看到十几岁模样的老板端着两杯茶,从侧面缓步走进我的视线。
“果然又做怪梦了。”我在心里默默想道,然后静看事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