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赏罚分明(2 / 2)

天气虽开了春,却依旧冷的紧,雪花落下,像是在感叹,风吹在脸上生疼,又像是怒号。

欧阳将军的尸骨被好生安置,梳洗干净换了干净的衣衫,欧阳悦芯红着眼睛亲自为父亲梳发,看着将军入土为安,跪在坟墓前不吃不喝,看着来往的宾客,跪在欧阳将军的墓碑前磕头惋惜,上香送欧阳将军一程。

连着七日,雪终于停了,所有祭拜的人都走了,欧阳悦芯却未移动位置,一直跪在地上,同欧阳将军说些开心的事情。

皇帝看了欧阳将军的血书,和上交的铁猴子,也不愿负了一国老将最后的心愿,同意欧阳悦芯这辈子,都只会是穆廉肖的妻子,其余的身边的人无论多贤淑,也只能身居侧妃之位。当然,这话是说给孟侯一家听的。

梅作是一路护送欧阳将军回来的,也算是一件不小的功劳,欧阳悦芯说想听听欧阳将军的事儿,梅作便留下来当了欧阳悦芯的护卫。

欧阳将军的丧事已过,穆廉肖跪在御书房内,请他的父皇惩罚。

皇帝却觉着穆廉肖这是在威胁自己。若不处罚,那军威何在,军纪何在,若是日后人人效法,岂不是乱套,被有心人趁机作恶。若罚了,又会伤了百姓的心,毕竟穆廉肖是为了护送欧阳将军的尸身,一代老将为国肝脑涂地,怎能客死他乡。

于情于理,穆廉肖是要处罚的,但不能太重。

书桌的奏折有参穆廉肖违反军纪的,有参因追查欧阳将军被害的,有为穆廉肖辩解,说功过相抵。

三种奏折,分别放在桌子的不同角落,皇帝心中冷哼,国家大事无人理,却因一个死人挣得脸红。

“肖儿,你带回了欧阳将军,让他老人家魂归故土,实属有功。但你也违反了军纪,你应该是熟读律法的,也应该清楚出征的主帅,若非召回是不可私自回津的。既如此,你也不便在行出征,就在家里好好歇着。”皇帝的惩罚便是让穆廉肖在家休养,无事不用来朝堂。对外只说是穆廉肖舟车劳顿,身子损伤,固留在家里休养。

“儿臣谢父皇。”穆廉肖接了口谕,坐上马车离开了。

不用想也知道,那三种奏折,最多的便是说违反军纪的,如今太子风头正盛,自然朝中许多人都已上了太子的船。还有一种便是处于中立的朝臣,他们谁的船也不上,看似是为皇帝站立,忠于皇帝,实则是怕引火烧身。最后的奏折便是穆廉肖船上的人,他们不好说什么,只得上奏折说是功过相抵。

回了府中,穆廉肖便回了书房,这种幽禁在回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在沙场上,战胜了又能如何,皇后的人虎视眈眈,在军队里不知安插了多少眼线,去时可以顺利,回的时候怕是比沙场还危险万分。

与其如此,不如亲自护送欧阳将军回来,就是军中的眼线告诉皇后自己回来了,也不会有动作。毕竟皇后已经失利一回,若再行刺杀,怕是会引起更大的风波。况且,也不值得再费心思了。

所以穆廉肖平安回来了,不求功劳,不求名利,为今之计,还是在家修身养性的好。若是在家中出了事,那穆廉殷可就脱不了干系了。

就应了那句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孟梓婧挺着肚子端着汤水进了书房坐下,她知道如今想当王妃怕是不可能了,只能等待,等欧阳悦芯出了大错,等孟家有了大功,等穆廉肖的心里只有自己一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