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谈婚论嫁(2 / 2)

饭后,程莹也累了,可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高语对家里的话少了,做活儿却是勤快了,每日都会帮家里缝补衣物。

“高家媳妇儿,我前些日子同你说的事儿,你考虑地怎么样了?”天刚亮,张红梅便挎着篮子进了门,嘴里还咬着半个果子。

程莹穿好衣出门就看到张红梅扯着一张脸笑,嘴里的唾沫还在横飞,看到程莹时眼里的笑容更甚,活脱脱一个笑面虎。

“笑得真渗人。”高语也看到了张红梅那可怕的笑容,摸了摸发髻中的兰花簪。

“确实,绝对没好事。”程莹拉下卷起的衣袖,拿着饼扛着锄头去了庄稼地。每日都那么忙碌,哪有心思管那么多事儿,倒不如想想这地里的庄稼何时能成熟,程好花还有几日生产,高语何时出嫁,自己何时可以报仇,何时也能找个心仪的人,托付终身。

程莹到了议亲的年纪,却被家里的事情延误了。村里的人也时常进门谈婚事,但也没成了。一是程好花不愿,家里的大小事物都交由了程莹,若程莹嫁人,家里的日子真没办法过了。二是高语不愿,高语想等着程好花生了就离开,她不想待在村子里,不想听闲言碎语,却又放不下程好花,以及她的弟弟。三是程莹不愿,媒婆说的亲事虽好,却离家远了些,不能时常看望程好花,更不好常待在娘家,让他人说了闲话。程莹决定待程好花生产了,出了月子,能照顾好一切的时候,就出村子到外面看一看,不急着嫁人。

这始终都是程莹一个人的想法,不会觉着老姑娘了就不好嫁人。她的心里始终有人,即使嫁过去,于已于他,都不会真心快乐。搭伙过日子是可以过日子,可不愿勉强了自己。

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真到了那一天,程莹便想着离开。天很高,山很远,世界很大,也很危险,可若不去闯一闯,就真的要被困住,程粒生的仇,就永远是嘴上说说。

太阳很是毒辣,老天不肯将下甘霖,地里的庄稼已经很久没喝水了。

到了晌午,村民们都回家吃饭休息了,只有程莹擦着汗,看着自家的庄稼,在看别家的庄稼,今年需要更加节省粮食。

程莹懒得回家,不如躺在地上看看天,听听鸟鸣虫叫,悠闲自在。

“喝些水吧,嘴唇都干裂了。”

一袋水丢在面前,程莹一个激灵站了起来,看着一身黑衣、面色冷漠的人。

“你是,你是那日在井边的人?”程莹想到自己提着沉沉的木桶,大晚上被吓丢了魂儿时的人,正是眼前的黑衣人,“你是元姜?”

元姜坐在刚刚程莹枕的石头上,闻着酒香,对程莹还记得自己的名字这件事,表示很高兴。

“记性不错。”元姜喝着酒,拿出一只烤熟的野鸡,“地里的活儿苦,你一个姑娘家受得住?”

“无论如何,这个家都是养育我的地方,我会尽孝,守在姑母的身边。”接过元姜递来的鸡腿,大口吃下,“姑母如今难过,我怎能不尽一份薄力。这世上只有姑母一个亲人了,希望她平安产子,日后也算有个依傍。”

“你还真是孝顺,也很是单纯,不怕我在这肉里下药?”看着程莹吃肉的模样,元姜总觉着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