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了,日后就别想在这边混了。
踏踏实实挨训半个时辰,户部这边话锋一转,又开始表扬。
表扬的是菀茗韶华,人家作坊出席人数保持稳定,少有缺席,自然要受表扬。
今儿来开会的是丁文海。听到自家作坊受表扬,那自然是十分高兴。
散会后,各家作坊老板把丁文海围了个水泄不通。
就想问他们家是怎么做到那么多人全都出席。
那日丁琬去酒坊时,他并不在,所以也不知道选拔“账房先生”一事。
但张青山两口气都去上夜课,他觉得是这个么原因。
“……我觉得是这样吧。大家看他们俩都去上夜课,其他人自然就不好不去了。”
丁文海随意说着自己的揣测,其他老板听了,纷纷效仿、回去要求。
这刻苦了那些账房跟管事,明明一天事儿就不少了,还得去念什么劳什子的夜课。
都是学过的玩意,再学还能学出花?
坚持了几天,随后便不去了。他们不去,其他人就更加不去了。
又过去半个月,有的作坊出席人数连一半都没有了。
董夫子倒是好心态,每天都按部就班的讲课,不迁就谁,不等谁。
白天学堂就是前车之鉴,他要引以为戒。
更何况菀茗韶华这边态度特别好,每个人都认真,听有时散课还有人跟他继续请教。
没有夫子会不喜欢认学的学生。对于他们的疑惑,董夫子耐心解答,有时结束都得是一炷香后的事情。
每每朝廷那边过来查点人数,董夫子对菀茗韶华的出席、上课的态度,都夸赞有佳。至于其他作坊,董夫子不会告状,但也不会包庇。
如此一来,户部这边隔三差五就把出席查的作坊东家聚到一起,点名开骂。
面子给了没有用,那就直接开怼。最终的一次,就是在讲《大周律法》之前。
如果不发一次狠威,大家错过了解律法,这夜课上的就没有意义。
这天挨骂结束,廖明航终于扛不住了。
上车黑着脸,扔出“去徐家”三个字后,坐在车里闭上眼睛。
想着刚才开会那人的嘴脸,他真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