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一步之后,我隐隐觉得,事情的源头一定还是那个过世的老人,但是当时我们并不在场,所以这个时候想要调查,必须还需要一个人来帮我们的忙,就是甘宁。
在逛完整个村子之后,我们先去了甘宁的家里。他的家里摆设非常的简单,除了一些生活的必须品,连多余的电器都没有。其实不止是他的家里,这些村民的家里也很少有人用电器,唯一的电器就是电灯泡了。
因为这里用电不方便,如果有人家里用了电器的话,整个村子的电压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之后就很少有人用电器了,反正平时也没有什么能用到电的地方,除了给手机充电,他们连电视都很少看。
甘宁和去世的老人家只有一墙之隔,这个围墙形同摆设,因为非常的矮小,我们从他家的院子围墙就能看完整个老人的院子里,非常的简陋,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都是泥瓦房的格局,但是老人家显得比较古老一些。
我问甘宁:“他们这个房子建了很久吗?”
“对,从我记事起就一直在了,我是爷爷拉扯到的,他那个房子跟我爷爷当时的老房子是差不多的,所以应该是同一时间建造的吧,只是一直和那个老人很少联系,所以他的事情我也不清楚。”
“他家里就他一个人,那他生病住院的时候,都是谁在照顾?”
“刚开始的时候会有村子里的人派去帮忙,但是时间久了之后,老人的身体不太好了之后,那些人要干的活就比较脏和累一点,没人肯去了,之后听说是他找了护工什么的。后来不是连医药费都没有了,索性就出院了,反正他也一大把年纪,那个病可治可不治了。”
甘宁说话的时候自然是带有农村人朴素的色彩,虽然说的轻飘飘的,但是一直都是带着惋惜的情感在里面,所以虽然两家走的少,但毕竟是乡里乡亲的,所以那份特殊的情感依旧还是在的。
我们等甘宁忙完之后,才跟他说要找他了解一下先前老人的事情,因为如果要找到源头的话,甘宁应该是最清楚老人事情的,虽然这种清楚也是建立在一定的标准里面,但是相比于其他人,和甘宁的沟通会稍微简略一点。
他让我们有话直接说就好了,只要是他知道的,一定会告诉我们的。
首先我最在意的问题就是老人下葬之后,这个家里还有没有人进去过,不止是白天的时候,晚上的时候也可以。
我这么一说,甘宁顿时摇了摇头:“除了他家的猫,平时就很少人去他的家里,更何况人死了之后,大家都怕沾这个晦气,何况大家都知道,老人以前也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物件,就算是有偷盗的心思,想到这一贫如洗的家境,最后还是只能作罢。我也从来没有见到过,更没有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