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或许命运,18(1 / 2)

李四媳妇说:“哎呀妈呀,笑的我掉眼泪。”

疙瘩五媳妇:“呵呵呵,我也是呢。”

张三:“要说到这,人家北京人还是真好,先头的那个司机还直问他有没有事,用不用去医院呢,给有的人还问你,有没有事反正也不是我撞的,早开车跑了。”

李四媳妇:“真好有一年咋还把你们都给撵回来了?”

李四:“要不说你,不亏都说你们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张三媳妇:“就你们男人见识长。”

李四:“我们男人不见识长,大日子跟小日子也是一个理,人家那肯定是有人家的考虑。”

张三:“快别说的每边了,那与人家北京人有啥关系。”

木头六:“就是呢,谁让咱是农民了。”

疙瘩五:“哎,木头六,咱是农民,咱农民咋的了?”

这时疙瘩五媳妇,张三媳妇,李四媳妇和大篮子他们几个也都纷纷说:“说的是呢,咱是农民咋的了?没有农民他们城里人吃啥喝啥?就是那些当大官的,你问问他们有几个不是农民出身的?”

木头六:“看看,我说句这个还引起众怒了,你们去问吧,我可不问,怕挨打。”大伙知道他这说的是玩笑话,听了就又笑。

疙瘩五:“咱现在说正经的,木头六,我问你,以前挖海河,修水渠,搞国家建设的时候有啥离开过咱农民?”

大篮子:“光那个?送子弟参军入伍,支前上前线,交公粮,哪个少了咱农民?”

张三:“还真是。”

李四也说:“是对呗。”

木头六:“我又没说别的,看你们这一火车话说的。”

疙瘩五:“那你说大伙说的不对咋的?”

木头六:“对咋的,对不管啥时候咱小老百姓也是根草,风往哪边吹咱就得往那边倒。”

疙瘩五:“你说这个不假,没看多少代人也都是这样过来的。”

张三:“反正咱就这么说吧,咱小家过日子到啥时候儿女也得听父母的,大家过日子听政府的就没错。”

李四:“三哥说的对。”

疙瘩五:“对,三哥说的话哪有错的,对不三嫂子?”

疙瘩五媳妇:“你问三嫂子那肯定说对,连我都说对。”

李四媳妇:“还真是,我说也对。”

张三:“天底下没有当爹妈的会坑儿女,政府到啥时候也都是向着咱老百姓的。”

李四又说:“三哥说的对。”

张三媳妇:“要不你俩就一个村长一个支委了。”

疙瘩五媳妇:“这还真是,人家俩总是一唱一和的。”

大篮子:“那你这一说他俩比两口子还好呗。”

李四:“去你个大篮子。”

大篮子:“你看看,你媳妇那一套你又整上来了。”

张三:“哈哈,反正咱就这么说吧,夫妻过日子更得是一个唱一个随,咱搞新农村也是,不管怎样总不能偏离了方向。”

大伙听了都在各说各的话,几乎都赞成张三说得对。

疙瘩五:“对了,三哥,是这回咱农民只要满六十,国家就都给钱了吧?”

张三:“是,早给了,一个月一百来的呢。”

木头六:“早啥,就从你当村长以后给的吧。”

大篮子:“你看人家这小缝溜的,你那意思这一百来块钱是他村长给的呗?”

木头六:“我那样说了?要不说你这人。”

大篮子:“我这人咋了,那是人家政府给的,溜缝你也白溜,对不三哥?”

张三:“去你个大篮子。”

“呵呵呵”“哈哈哈”人们又都笑了。

李四:“不管咋说咱国家也是越来对咱农民越好了,种地从啥时候不但早就不要钱了另外还给补贴,这回还又给劳保,哪有这么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