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正题,继续说徐州。
李二陛下沉声道,“如果没有记错,人才大量出走应该是陶谦背信弃义抓捕客居徐州的名士,那些人本就是为了安稳才去徐州,州牧容不下他们自然要逃离。”
荀晔不太明白,“抓捕客居徐州的名士?人家选择徐州客居应该是徐州官员的骄傲,这证明他们治理有方才会让那么多外地人过来居住,好生生的抓人干什么?”
“陶谦这人本身就不太好理解。”李二陛下耸耸肩,“从来只有以大欺小,以小欺大还屠人全家的你们听过几个?虽然不同的记载中对曹嵩之死的分析不同,但是人死在徐州肯定和陶谦脱不了干系。”
不同小世界的细节不同,但是人物性情都大差不差,这儿的陶谦估计也是个不能用常理推测的人。
荀晔撇撇嘴,“行吧,爱咋咋,反正人才流失的不是我。”
这年头的名士群体参差不齐,虽然有些沽名钓誉之辈,但也不能一竿子打死,不管怎么说能传出名声的都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招来当摆设也能发挥名人效应吸引来更多名士。
名士大儒偏向留在故乡很正常,豫州籍留豫州,青州籍留青州,兖州籍留兖州,各州有各州的优势,朝廷已经成摆设的情况下各州名士想有作为首选是本州州牧再正常不过。
看隔壁曹老板,虽然失去了他们家文若叔,但是现在也慢慢组建出了新的班底。
见过去别地儿挖墙脚的,没见过根据籍贯来赶人的,陶谦是年纪大了脑袋秀逗了吗?
没关系,继续保持。
陶州牧不欢迎外地名士荀州牧欢迎,隔壁曹州牧那儿也不错,树挪死人挪活,总不能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
荀青州专注自家的事情,继续给两位阿飘爹汇报到任后的成果以及开春展望。
最多一个月天气就会慢慢转暖,不管接下来会有什么灾,反正冬天的雪灾寒灾算是撑过去了。
他一个新手州牧都能撑过去,北方其他各州有他们家叔祖那等熟手肯定不会有大问题。
如果系统爹在听,希望系统爹能吱一声让他心里有个底。
——水旱之害荐饥累荒,疫疠之灾札瘥夭昏。
这个任务描述不像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样子,能不能给任务分个阶段?好歹让他知道现阶段的努力能不能得到系统爹的好评。
两位阿飘陛下听着熟悉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用脚丫子想也知道他们那破烂系统马上就会【吱——】。
好歹是当牛做马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陈年老统,能不能别那么好骗?
可惜两位陛下的吐槽只在心里进行,电子音不出意料的出现,某个伶牙俐齿的臭小子更是把他系统爹夸上了天。
李二陛下看着任务栏里的【任务完成】,有种全宇宙都是草台班子的感觉。
这合理吗?就问这合理吗?
猪猪陛下凑过去看了一眼,也陷入了沉默。
良久,两位阿飘才幽幽开口,“这小子是系统亲生的吧?”
如果不是亲儿子,为什么会如此偏爱?
虽然傻崽有天分很努力肯定能达到任务完成的标准,但是他们俩过来的时候还讨论过这次任务最早最早也得等到夏粮收获才能结束。
赈灾是考验,可生活不只有考验,主要还是日常,能凭耕种自给自足才算真正在青州站稳脚跟。
现在春耕还没开始,傻崽只是展望了一下未来,系统就这么丝滑的给他通过了?
荀晔听到两位阿飘爹说话停止吹彩虹屁,得知任务已经完成后眼睛一亮,再次用语言表达他对系统爹滔滔不绝的崇拜敬爱。
通过好通过妙,通过说明他的春耕计划可行性非常高。
系统爹对他那么有信心,他也不能让系统爹失望。各位爹就瞧好吧,他肯定是最努力最上进最让爹们放心的崽。
就在荀晔开启“带着两位阿飘陛下在青州当州牧”新篇章时,隔壁徐州又出了幺蛾子。
这年冬天是几十年未有过的寒冷,大汉各州的日子都不好过。在那些地方官没法稳定民心的地方,造反叛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虽然没有黄巾之乱那么声势浩大,但也够让朝廷和各地官署喝一壶的。
在以“百姓殷盛,谷实差丰,流民多归之”著称的徐州下邳,有人聚众数千自称天子,然而州牧陶谦不光没有派兵镇压,反而和自称天子的贼寇共同举兵攻打兖州。
兖州牧曹操:……
攻打兖州被打了回来,陶谦消停了没几天,击杀贼首吞并贼人部众后又再接再厉攻打青州。
青州牧荀晔:……
曹老板的地盘不好打,荀老板的地盘就好打了?
有没有可能,曹老板遇到困难的时候还得荀老板带兵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