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推行均田令(1 / 2)

*

“阿嚏——”

荀小将军揉揉鼻子, “谁在骂我?”

这几年得罪的人太多,会在看不见的地方骂他的人更多,真要怀疑的话嫌疑人直接多到数不过来。

骂就骂吧, 反正也不会少块肉。

身为有正经事情要做的大忙人,他和那些只会无能狂怒的家伙不一样。

哼哼,骂他的话最好藏的死死的别让他知道是谁骂的, 不然他会让骂他的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牙尖嘴利得理不饶人。

微雨过, 小荷翻, 夏天悄然降临。

白天的日头已经有灼人的感觉, 好在太阳落山后还有几分凉意。

官署的官吏下班后各回各家, 荀老板却没有上下班时间, 他每天睁开眼睛就是干。

位高权重的老板亲信也是一样,州牧大人什么时候传唤他们就得什么时候过来,睡觉做梦都得是“为百姓服务”。

忙起来的时候恨不得不动脑子杀光天下人,走出官署看到街上熙熙攘攘恢复繁华又觉得忙的值得。

真就痛并快乐着。

临近傍晚, 议事厅坐满了人,在场除了荀州牧的亲信谋臣将领还有各郡国的典农官。

为了接下来的事情他甚至把吕大将军喊了过来, 希望青州上下能明白他的意思不要捣乱, 不然吕大将军杀疯了没人拦得住。

各郡国典农官:……

不好,好像是冲着他们来的。

众人小心翼翼的躲开杀气腾腾的吕大将军,眼巴巴的看向他们的顶头上司贾校尉,希望贾校尉能让吕大将军收敛点儿别那么吓人。

贾校尉也想让吕大将军别刚来到就摆出要大杀四方的架势,可是他说的不算。

吓唬吓唬他们也好, 知道害怕才能老老实实不添乱。

怎么说呢, 他们家小主公不愧是被仙人扶顶的凡间半仙儿, 每次有什么新想法都能搞出惊天动地的架势。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把青州本地大户逼急了他们也会愤而生乱, 这次确实得让温侯过来坐镇。

“都到齐了是吧?到齐了就开始说正事儿。”荀州牧朝旁边的煞神使了个眼色,直接开门见山说明这次召集各郡国典农官的用意,“春耕已经结束,各郡国的情况大家也都清楚。青州乱了那么多年,百姓流离失所田地大片荒芜,官府收税受到严重的影响。先前忙于春耕无暇商议此事,趁最近闲下来正好和诸位说说怎么保证赋税的来源。”

屯田对流离失所的百姓有吸引力,但世上不只有流离失所的百姓,还有许许多多没有沦落到流民地步的百姓。

农耕社会靠土地吃饭,土地制度不能随便。就算不能和后世那样“打土豪分田地”,也得尽量做到“耕者有其田”。

他这些日子把先秦到现代的土地制度都分析了好几遍,有阿飘爹给他偷渡资料,就算脑袋瓜不够用也还能靠烂笔头来取胜。

生产力条件在这儿摆着,步子太大容易起到反作用,经过慎而又慎的选择,最终留下的是北魏到唐朝前中期实行的均田制。

首先,魏晋南北朝离汉末不算太远,汉末的生产力和那时候差不了太多。

其次,北魏推行均田制时的情况和他们现在差不多,自永嘉之乱到北魏统一北方,几十年的战乱直接把北方打成了筛子,当时面临的局面比他们现在更加严峻,那时候能靠均田制恢复生产他们现在肯定也行。

推行均田制的前提:人口凋敝,官府拥有大量无主荒田。

看青州的这情况,完美符合条件。

战乱时荒芜的无主田地已经统计出来,短时间内不用担心不够用,等到不够用的时候没准儿还有别的“无主”田地主动送上门来。

车到山前必有路,哪怕山前拆车卖轱辘,几年后的事情几年后再操心,反正目前按照人口来分配田地肯定够用。

各地农官都清楚治下的无主荒地有多少,接下来还要清查有主的土地以及世家豪族庇护下的百姓数量。

当然,他是个讲道理的好州牧,不会跟恶霸一样看上谁家田就直接抢,也不会强行让归于世家豪族的佃农恢复自由身,但是如果某些横行乡里的真恶霸太不当人惹得天怒人怨保不住自家祖业,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他只说一点,如果有佃农不堪压迫想要重新回到官府的编户之内,各地官署肯定不会拒绝。

如果有人想藏匿田产藏匿人口,那最好做的足够隐蔽一直别让他发现,不然就是上赶着给他送把柄,他缺人缺地缺急眼了肯定不会客气。

这些不是典农官该管的事情,他之后会找负责清查田产人口的官员单独谈话,典农官只需要做好交接保证开垦出来的荒地都能有个好收成就行。

在座的典农官们:啊?啊!啊?

众人听的神情恍惚,总算知道为什么凶名远扬的吕大将军会猛不丁的出现在青州。

他们是农官,督课农桑是他们的分内之事,上头的事情和他们没关系,他们只需要听命行事。

但是现在,州牧大人给他们的“听命行事”加了那么多难度,今后出门估计都得结伴才行,不然他们怕会被恼羞成怒的世家豪族套麻袋。

这是督课农桑的事儿吗?这是从富户豪族碗里抢食儿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他们青州也要迎来“小将军一怒抄家灭族”的盛况了吗?

还、还怪刺激的。

所以校尉您事先得到消息了吗?得到消息怎么也不和底下人说一声?这弄得跟他们是外人似的。

校尉明鉴,州牧大人明鉴,他们是老老实实地里刨食的农官,和那些藏匿丁口田产的富户豪族不一样。

众位农官正襟危坐,不管心里怎么想,表现出来的都只有“拥护”一种态度。

荀州牧对这个反应非常满意,然后把印好的均田令发到众人手上。

北魏太和九年颁布均田令,之后北齐、隋、唐修补更正,直到唐德宗建中元年推行两税法均田制才彻底瓦解。

一个制度能延续近三百年肯定有可取之处,他手上有那三百年间所有版本的均田令,再根据目前的情况略作修整。

北魏时朝廷掌控的无主荒地多,男女平民奴婢都在授田范围内。唐朝的均田制在制度方面比之前的北魏、北齐、隋朝完备许多,但是当时朝廷能安排的无主荒田数量大大减少,因此明确规定妇女和奴婢都不授田,还放宽了关于土地买卖的限制。

也就是说,制度方面前期不如后期完备,但是从效果上看后期却远远比不过不完备的前期。

资料齐全的好处这时候就凸显出来了,他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历史上走过的弯路来防止他们这儿继续走弯路。

均田制有配套的赋税制度,在此基础上还有相辅相成的府兵制,只是全部都改动的话百姓兵丁都可能适应不来,得先把田制确定下来然后再仔细思量赋税和兵制。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现有兵制还能再撑几年,等不用打仗了再改也来得及。

而且他这均田令也不是定下来就不改了,推行下去的法令不求能撑三百年,能运行十来年就行。

均田制的前提是有大量无主荒地,等过些年没有那么多荒地供官府分配就得及时修改。推行均田的用意不是一步到位天下大同,而是让富者富的有个限制,贫者也能有个最低标准能够维持温饱。

改革嘛,土地制度也得改革,发展到那个地步有了新的需求就知道该往哪方面改了。

他还年轻,将来怎么着也能活个七八十岁,总不能等他七老八十了天底下还是百姓流离失所大量田地荒芜,那会显得他很没本事。

到时候不用系统爹给他打叉,他自己就得抹脖子以谢天下苍生。

均田制和租调制度互相配合,田制有变动课税自然也要变。

先让农官有所准备,再过几天这均田令便会发到各地官署,然后由各地官署贴出布告来让青州百姓都知道新的田制是什么样。

宣传工作他亲自盯着,这年头欺上瞒下的手段太多,交给谁他都不放心。

农官们拿到还带着墨香的均田令一条一条看下去,越看越觉得心惊,越看越觉得煞气四溢的吕大将军亲切。

亲切啊,可不得亲切吗,可惜他们不是州牧大人,不然他们非得把吕大将军捆在裤腰带上随身携带。

可算知道董卓当年为什么放着这么个猛将不用非得把人留在身边当护卫了,人对自己做了什么事儿都心知肚明,董相国也知道他坏事儿做的多半夜容易见鬼。

他们不是说州牧大人在做坏事,只是这么形容一下。

董相国当年横行霸道杀人如麻,但是敢和他玩儿命的不多,大部分人都是私底下骂几句,明面上还得笑脸相对。

毕竟世上多的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没那么多心怀苍生和恶势力拼命的圣人。

他们州牧大人就不一样了,上来就冲着所有世家豪族的钱袋子去,让那些世家豪族想置身事外都不行。

“你们看这一条,年满十五岁的男子女子都能分田,拥有奴婢和耕牛的可以额外多分,奴婢和普通农人一样可以分得土地,连耕牛都有固定的田亩数。”飞快看完所有内容的官员没忍住感慨道,“虽然这些田等到年老身死都要还给官府,但是活着的时候能有自己的田已经是很难得,能自己耕种谁愿意去当佃农?”

课税轻重州牧大人还没说,但是以他们州牧大人爱民如子的一贯作风,再重也不会比给富户豪强当佃农重。

看看在青州屯田的那些黄巾贼众,都算上惩罚了才收到六成,某些不做人的富户收的都比六成多。

不光百姓能分田,地方各级官吏也有的分。按照官职高低分配不同数额的公田,离任时交给下一任,去哪儿当官都能在当地分到公田。

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

虽然也不能买卖,但是加上俸禄也是不菲的收入。

当然,和世家的家底儿相比这点儿田不算什么,但是对他们这些没多少家底的小官而言就很有动力了。

地不是他们的,在任期间地里的收成都是他们的,他们要地不就是为了收成吗?

呜呜呜呜呜呜,州牧大人不光爱民如子还爱官如子,他们何德何能遇到这么好的州牧大人啊呜呜呜呜呜呜。

这就是能和上天沟通的天命之子吗?果然比朝廷靠谱多了。

典农官们交头接耳小声讨论,时不时抬头看看坐镇厅中的吕大将军,再时不时看看旁边老神在在的顶头上司,看完之后继续交头接耳嘀嘀咕咕。

虽然即将迎来的是和全青州世家豪族对着干的大场面,但是依旧很安心呢。

……

荀州牧不动声色,接下来可不只和青州的世家豪族对着干,北方几州他都不准备放过。

发出大反派的声音。

……

“均田令”答疑结束,典农官们带着传单、啊不、带着法令离开议事厅,接下来就是不适合外人听的内容。

吕布向来不耐烦看字多的东西,但是这次难得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我有预感,接下来有一场硬仗要打。”

贾诩瞅了眼摩拳擦掌的吕大将军,不觉得青州的世家能有多大本事反抗,“主公的威名天下皆知,温侯怕是要失望了。”

他们家主公在颍川说杀就杀,如今到了青州脾气也没好多少,青州世家豪族本就不指望能拿捏他,而是想着能自保最好,就算没法全须全尾守住家产也不能被抄家流放。

和抄家流放相比,只是损失点田产佃农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