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一女嫁二夫(1 / 2)

*

荀小将军风风火火的进宫又风风火火的出宫, 完全没有遮掩行踪的意思。短短半天时间,整个朝堂都知道他已经到了京城。

司徒府,王允皱紧眉头坐于案前, 想到那个荒诞不经的荀氏小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已经让荀慈明去并州当州牧,荀氏却依旧贪心不足还要染指豫州。染指豫州就染指豫州,大过年的还要进京给他添堵。

别说什么镇压了颍川境内的黄巾余孽要来请功, 货真价实的功劳写成奏章送到京城没人会拦着不给他升官, 特意带上吕奉先那个煞神进京是信不过谁?

荀慈明要脸不敢做的太明显就让未加冠的小辈来胡闹, 小辈的名声就不要了吗?

简直荒唐。

“司徒大人, 荀家那小子带了两辆马车进宫, 不知道他车上装的是什么。”执金吾何斌说完, 转身看向旁边的卫尉张喜,“张大人可知那马车里有什么?”

张喜点点头,回道,“两辆马车两张耕犁, 我已派人去盯着,稍后便能知道他带耕犁进京是什么意思。”

旁人进京送礼带的都是奇珍异宝, 他倒好, 旁的什么都没有就带两张耕犁,就算天子只是个摆设也不能把耕犁当贡品好吧?

司徒大人说的不错,荀氏那小子果然荒诞不经。

王允掀起眼皮,“只有两张耕犁?”

张喜非常确定,“只有两张耕犁。”

车上带了什么都检查的一清二楚, 如果还有别的那只能是随身携带了。

进宫之前要层层盘查, 只是天子着急见人, 他的人回话说那小子刚到宫门就被等候已久的小黄门带走了,不清楚身上有没有带别的东西。

不过就算冬衣臃肿还有斗篷也藏不住大件, 大概率什么都没带。

王司徒若有所思,“不应该啊。”

荀明光那小子进京背后肯定有荀慈明那老小子指点,大过年的没点想法不会折腾这一趟,所以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张喜和何斌对视一眼,为了不打断司徒大人的思路都没有出声。

董卓死后朝堂大换血,他们二人一个卫尉一个执金吾,都是王司徒提拔上来的官。

卫尉负责宫城巡逻以及检查门籍,执金吾徼循京师禁备盗贼,和守卫于宫禁之内的卫尉互为表里。

进京要经过执金吾的查验,进宫则要经过卫尉的查验,只要这两个位置上都是亲信,即便还有个能贴身保卫天子的光禄勋不肯合作也不影响王允掌控京师。

王司徒已是知天命之年,年轻时遭宦官迫害多次下狱可谓是久经磨难,五十多岁便已经显出老态。

不过权势养人,执掌大权的感受太过美妙,愣是让王司徒从垂垂老矣恢复成了精神饱满的状态。

王允自认没有人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捣鬼,尚书台尽在他的掌握之下,宫里教导天子的太傅杨彪不争不抢,天子本人年纪尚小无法掌权,荀氏那小子进宫究竟意欲何为?

听说前些日子袁公路想要和荀氏结亲却被拒绝,话说回来,那小子好像的确到了议亲的年纪。

英雄尚且难过美人关,何况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

……

荀氏小子究竟意欲何为?当然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顺便来宣传一下他的小生意。

两张耕犁都留在皇宫,精心准备的礼物也已奉上,接下来就是朝会的时候将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壮举公之于众,然后就可以收拾收拾荣誉满身的回颍川了。

虎崽子还没见过这场面,这次过来得好好见识见识。

荀晔回到驿馆也没歇着,找到紧张兮兮的江东小霸王开始他的独家培训。

上朝没什么好怕的,他第一次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领赏也很紧张,后来发现也就那样儿。

莫慌莫慌,走完流程后策弟出门也能被尊称一声孙小将军,有排面着呢。

这年头论功行赏有很多弯弯绕绕,策弟随吕大将军镇压黄巾余孽,又有亲爹乌程侯的面子在,怎么着也能封个杂号将军。

就是天子年纪小文化水平不太够,如果让他们陛下亲自取名的话可能封号会不太好听。

吕布听了两耳朵,感觉俩人凑一块儿说的都是废话。年轻人想絮叨就絮叨吧,他继续检查驿馆周边有没有不安全的地方。

虽然不是第一次进京,但是驿馆还真是第一次住,再小心也不为过。

真是的,像他这么规矩的过路官员哪里找哦。

吕大将军感慨不已,然后二话不说将院子里的所有仆役婢女都清空。

这年头功劳越大越招人嫉恨,鬼知道驿馆里被安插了多少眼线。他们只住两三天没空精挑细选,行伍之人没那么娇贵,比起时刻盯着周围有没有钉子眼线不如自力更生。

亲自接待贵客的驿丞不敢说话,只能任由吕大将军把他们住的院子清的干干净净。

那什么,他自己都说不准驿馆里有几个人是清白的。

这样也好,赶人的是恶名远扬的温侯吕奉先,谁来套话他都有理由挡回去。

咋?还指望他一个小小的驿丞在吕大将军面前造次?

别了,他要命。

一夜安稳,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皇宫就有了人声。

今日有早朝,文武百官要进宫共商大事。

早朝主题:论功行赏。

难得一次有正经的大事。

歇在驿馆的荀晔三人早早准备妥当,只等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接受封赏。

武将不似文臣那般讲究,三个人都没到需要车架的年纪,穿好朝服便雄赳赳气昂昂出门上朝。

孙策没有朝服穿的是盔甲,少年郎英姿飒爽甚是瞩目,和前头的荀小将军相比也不逊色。

踏雪乌骓和赤兔皆是举世罕见的神驹,小霸王的马也是荀晔精挑细选出来的好马,随行亲兵也是铠甲精良坐骑神俊,一行人走在路上比禁军巡街更有气势。

宫门处,往来官员看着越来越近的高头大马赶紧加快脚步。

——吕布来了!快跑!

孙策歪歪脑袋,落后两步小声问随行的亲兵,“他们是在怕哪个?”

亲兵顿了一下,没敢说话。

这不有眼就能看出来?肯定怕长的凶的那个。

此处无声胜有声,孙策自顾自点头,“好的,知道了。”

随行的亲兵们:……

将军明鉴,他们真的什么都没说。

吕布:……

荀晔忍着没有笑出声,揽着凶神恶煞的吕大将军往前走,顺便叮嘱他待会儿不管发生什么都别动手。

他们进京是为了领赏,不能为了争一时之气把赏赐给弄没了。

得亏他今年长了不少个头,换成去年的他都没法这么轻松的和吕大将军勾肩搭背。

就在此时,王司徒从旁边路过,并留下一句“成何体统”。

荀晔:……

吕布瞥了眼旁边的臭小子,“不能争一时之气?”

荀晔磨了磨牙,立刻将刚才的话抛之脑后,“君子动口不动手,大哥冷静,且看小弟待会儿舌战群儒。”

礼貌是相互的,他待会儿瞅谁不顺眼就逮着谁咬,王允老儿骂他一句他骂回去十句,定让满朝文武都当他蛮不讲理对他避之不及。

乡下长大的野孩子不懂礼数有问题吗?没问题!

落后一步的孙策继续点头,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这个也知道。”

那些躲开的大臣是怕温侯,这位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王司徒则是看他们家大哥不顺眼。

满朝文武尽是敌,刺激!

就在小霸王抖擞精神准备勇闯龙潭虎穴时,局势再次发生变化。

太傅杨彪从马车上下来,同时出现的还有侍中赵温和大司农士孙瑞,没一会儿太尉马日磾和司空淳于嘉也到了宫门。

这回的老臣们全都笑容满面,和刚才路过的王司徒完全不一样。

不愧是他们家大哥,人缘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