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救难颍阴城(1 / 2)

*

酷暑难耐, 颍川的局势也即将如烈日一般焦灼。

荀晔呆呆的站在门口,他在想他推犁拉磨潦草过完这辈子的可能性有多大。

李二陛下落到地面上,双手负后感慨万千, 情绪渲染到位后根本不管便宜儿子的死活。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你的失败苦的不只有你自己,还有千千万万流离失所的百姓。”

荀晔:???

不是, 干爹, 道德绑架了哈。

他知道推犁拉磨了此残生很可怕, 不想当一辈子老黄牛就得努力打地盘, 但是也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身上。

百姓流离失所怪谁?怪这世道!怪朝廷!怪制度!怪年年不缺席的水旱蝗疫!怪剥削无度的势要权豪!

怪天怪地怪祖宗, 从哪个层面上来说都怪不着他。

不听不听, 王八念经。

他是真种过田的小黄牛,接受正常劝导敦促不接受CPU、呸、PUA。

二凤爹说话不好听,退退退,什么时候说话好听了再来找他玩。

荀小将军悄悄往旁边瞪一眼, 然后赶在守护阿飘敲他脑袋之前逃回屋里。

虽然敲在头上也没什么感觉,但是该跑还是得跑。

短短一会儿时间郭嘉已经调整好心情, 先将蹲在墙角的阳翟令请去待客的正厅, 然后吩咐仆从去官署将颍阴县的属官都请来,最后才脚步轻快回到屋里坐下,好像刚才那个听到周昂兵不血刃连下三城的消息后变脸的不是他。

“老狐狸们不见棺材不落泪,生死存亡之际还利欲熏心,接下来吃亏栽跟头可怪不得别人。”

好吧, 只是表面不在意, 心里依旧在记仇。

郭奉孝冷笑一声, 气势汹汹的将杯中凉茶一饮而尽。

并州羌胡肆虐,九个郡中有六个郡的官署都杳无音信, 重置官署需要的人手不是一般的多,颍川士人千里迢迢过去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荀氏需要足够多的人手来填补并州各郡官署的空缺,肯定会对他们礼遇有加。

并州地广人稀,豫州不一样,豫州哪哪儿都是人。各郡官署都不缺人手,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就算主官一天换八个都不耽误官署正常运作。

拿乔?做梦去吧。

能礼遇的时候他们已经做的足够体面,是那些人先不讲道义,事后不讲情面的时候也别怨天尤人。

郭嘉又倒了杯茶,越想越气越想越气,再次以凉茶压火一饮而尽。

一杯又一杯,愣是喝出了千杯不醉的架势。

荀晔瞪完试图道德绑架的阿飘爹噔噔噔跑回来,看他们家奉孝叔坐回去后和就和茶壶置气二话不说将人拎起来,“叔,这时候不能歇。”

志才叔就住在府上,官署离的也不远,他们得赶紧去正厅议事,不能窝在书房自己琢磨。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他们有两个名谋士一个超级六边形战士和一个未来的超级六边形战士,再加上颍阴官署那么多属官,四舍五入不知道多少个诸葛亮在筹谋划策,真诸葛亮来了都不带怕的。

阿飘爹也别着急,等他晚上有空了就反向PUA。

道德绑架而已,这技能他上辈子就已经熟练掌握。

无声的抗议传到李二陛下跟前,李世民摸摸鼻子,假装刚才什么都没说。

守护阿飘先一步飘去正厅,被强行拎起来的郭鬼才则在气若游丝的给他们家大侄子讲道理,“侄儿快松手,为叔自己能走。”

他怎么说也是个成人,怎么能跟拎小鸡崽一样拎他?

有力气留着过几天打仗用,不要祸害文弱谋士。

荀晔笑的灿烂,“这不是怕您累着嘛。”

郭嘉落地站稳,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那我还得谢谢你?”

荀晔摆摆手,“叔父太客气了。”

郭嘉:……

郭嘉整理好衣裳,正色道,“将军,请。”

荀晔:!!!

嘶,就是这种背后凉飕飕的感觉,比真见鬼都可怕。

荀小将军走在前头,走两步忽然回头。

呔,突击检查。

没有挤眉弄眼也没有背后发疯的郭嘉扯出一抹礼貌的微笑,“将军怎么不走了?”

荀小将军讪讪转回去,“没什么。”

“自荀氏迁走,颍阴各世家也迁走了不少,如今城里兵丁不多,好在这些天来了不少人,各家部曲和城中兵丁加起来应当能凑个七八千。”郭嘉好似找到喊“将军”的乐趣,开了头就不肯再改回去,“城中七八千人,战力未必赶得上将军身边那一千精兵。”

荀晔听的头皮发麻,但是眼前这人说的是正事还不能不听,“那些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不过比起守城更擅长攻城。”

骑兵需要战场开阔,让他们守城是大材小用。

如果周昂的下一个目标是颍阴,主力军还得是城里的兵丁。

郭嘉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既然要调用各家部曲,粮饷就得将军来准备。打仗需要大量钱粮支撑,将军想好怎么填这个无底洞了吗?”

荀晔皱起眉头,“城里的存粮不能用?”

他原计划是护送颍川士人去并州,并不是以颍阴为根据地加入混战,没准备留太久自然也没准备粮草。

来的时候只需要带够路上的干粮,离开时那么多人自然也不会让他们饿着,只要抵达晋阳他的差事就算完成,不需要他来操心钱粮哪儿来。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他还没当家怎么就开始愁了呢?

郭嘉踱着步子跟上,“早些年颍川各城因为黄巾肆虐元气大伤,这些年为了平定黄巾余孽郡兵也损耗颇大。百姓苦于战乱无法安心耕种,田里收成不好官府收上来的税也大大减少,所以城中并没有太多粮草。袁公路为了供应军粮在南阳大肆搜刮,将军也想在颍阴大肆搜刮?”

“肯定不能搜刮百姓。”荀晔立刻回道,“叔父,百姓大多家无余粮,再搜刮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如果等袁绍袁术打完就走,他可以让援兵来的时候多带些粮草。

但是他都参战了肯定不能打完就走,千辛万苦把袁绍袁术的势力都打出去然后拍拍屁股回并州他图什么?心善做好事?

留在颍川不耽误家里在并州和胡人干仗,虽然离的有点远,但是比真正的白手起家好多了。

等这边的事儿结束他就去找朝廷要个正儿八经的官职来坐镇颍川,能名正言顺的坐镇颍川然后才好合理合法招募郡中青壮组建军队。

他们颍川别的不多就士人多,就算家里腾不出人手来颍川帮他,内政方面也有足够的人手。

再过两个月就是秋收,收上来的粮食应该能撑一段时间,但也不能全靠税收。

既然不能压榨百姓,那就压榨大户吧。

反正他们不听话。

荀晔坏心眼的看看四周,也不和刚才那样端着了,揽过他们家奉孝叔就开始说悄悄话。

百姓家无余粮,世家大族家里的余粮肯定多的很。

他的目标不是颍阴一县而是整个颍川郡,周刺史带兵打过来的时候墙头草那么多,不杀一波实在没法立威。

也就是孙坚的豫州刺史之位已经被天下人认可,要是孙坚也跟周昂那样连印绶都没有就直接上任,他现在就立刻写信给叔祖让叔祖想办法运作出第三个豫州刺史来。

孙坚可以,周昂可以,他荀晔也可以。

孙坚和周昂都是被袁氏兄弟所“表”,这年头的“表”属于是朝廷碍于形势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实际上就算朝廷反对也没人在乎。

不过汉室将倾毕竟还没倾,天下人认可的正统依旧是洛阳城中的天子,不是满天下拥兵自重的诸侯。

他们家叔祖出面肯定不会和袁绍袁术那么强硬,就算表他为豫州刺史也是让天子心甘情愿任命,到时候不管是孙坚还是周昂在他面前都得矮一头。

就算天子已经被架空,就算天子手中无权,那也是名正言顺的大汉天子。

可惜行不通。

既然不好用天子的名义来搞事,那就只能靠武力了。

颍阴城没什么大问题,天底下能称得上世家大族的是少数,有能力煽风点火搞事情的也是少数。

当初他们家搬离颍川的时候跟着搬走的就有好几家,城里的富户一看荀氏都走了也走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要么是故土难离实在不想搬家,要么就是墙头草不管谁是老大都和他们没关系。

当然,也不缺那些觉得世家大族都搬走了他们就能翻身高人一等的恶人。

大汉有大汉的律法,平时犯事儿官署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现在到了他们献血的时候,再犯事儿可就没那么容易敷衍过去了。

一句话:违法乱纪全玩儿完,遵纪守法保平安。

等颍阴城整顿完,其他各城就更好收拾了,不亮出脾气还以为他荀明光是谁都能rua一把的小猫咪是吧?

奉孝叔放心,只要能挑选出合适的富户来抄家,养兵绝对没问题。

郭嘉啧了一声,“董卓在洛阳时巧立名目搜刮城中富户,你想学董卓?”

“叔,冤枉。”荀晔竖起另一只手的手指,发誓绝对不会像董卓那样欺压百姓,“董卓是巧立名目满城搜刮,咱们这是正儿八经依律法行事,您就说那些奸淫掳掠作威作福倚强凌弱欺男霸女的富户该不该杀吧。”

郭嘉把压在肩膀上的手臂抬下去,“……该杀。”

董卓纵容部下导致民怨沸腾,如果他们能真的依律行事那的确和董卓不一样,但是官场上欺上瞒下的事情多了,傻小子以为政令发下去所有人都能秉公执行?

万一某个富户没有犯错但他的仇家却非说他欺男霸女,然后仇家勾结官署中的人将那富户害的家破人亡,这让那富户上哪儿说理?

唉,还是太天真。

打仗考验的不光是武将的本事,还有后方的内政治理。

没有他可怎么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