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就要追穷寇(1 / 2)

*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 来者笑的太过灿烂,就算孙坚满头雾水也不能上来就喊打喊杀。

颍川荀晔?那位诛董时大放异彩名声鹊起的苑陵侯?

乌程侯糊里糊涂的被热情的荀小将军握住双手,要不是确信没人敢假冒荀氏子出来招摇撞骗, 只看这亲热的模样都要以为眼前是他失散多年的亲儿子。

他带兵打仗那么多年,别说在中原,家乡吴地的世家大族看到他也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

出身寒门好像是天大的罪过, 那些世家子看他一眼都算是屈尊降贵, 更别说好声好气的说话了, 这么热情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他来豫州也有小半年了, 不打仗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颍川阳城, 自认对颍川的风俗人情还算了解, 但是眼前这位的说辞他还真没听说过。

怎么回?他这厢也有礼?

李二陛下看着他们家傻小子去折腾别人笑的不行,看孙坚这个茫然费解的样子,估计还在琢磨他和颍川荀氏什么时候有的交情。

这人来豫州上任之前荀氏就迁走了,两家没交情, 单纯就是他们家傻小子自来熟哈哈哈哈哈哈。

好在自来熟的荀小将军知道现在不是唠家常的时候,先把正事办完然后再来接着唠。

阳翟令得到消息后立刻到颍阴报信是正确的选择, 今日一早阳翟和旁边的长社都主动迎周昂进城, 要不是有颍阴在前面挡着,孙刺史晚回来几天只怕颍川郡十七个县一个都留不住。

现在情况也没好哪儿去,因为他们说不准剩下的县城是不想换新主还是没找到机会换新主。

“竖子怎敢?!”孙坚闻言火冒三丈,他和荀氏以前有没有交情不重要,重要的是周昂那个狗东西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

“乌程侯息怒, 周昂来势汹汹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天下人认可的豫州刺史依旧是您而非他。”荀晔捏捏拳头还想再说什么, 没想到方才被他的热情震撼到的孙坚无师自通学会了抢话,“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请到营中一叙。”

周昂再癫也只敢仗着城里有内应进城,不敢凭着手底下那点儿兵马正面干仗。

他好歹当了那么久的豫州刺史,就算豫州世族都看不起他也不耽误他以刺史的名义光明正大管理豫州。

城中有内应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和他这个名正言顺的刺史对着干,大部分还是明哲保身两边都不愿意沾的,周昂能进城也不代表能长久的守住城。

指望那些内应有忠心?得了吧,那些人要是有忠心就不会上赶着掺和进争斗之中,都是见利忘义之辈罢了。

世家大族自命清高,实际上还不如他这个寒门出身的讲义气。

加入过讨董联盟却被联盟中十几路诸侯的所作所为震惊到的乌程侯如是道。

额,也许荀氏要除外。

孙坚邀请只带了一队卫兵的年轻小将去军营,开口时以为会被拒绝,然而这位世家出身的小将军丝毫不拿他当外人竟然直接跟上了。

他营中有三万精兵,要是有心使坏这些人一个都跑不出去。

世风日下,没想到竟然还有如此赤诚相待的年轻人。

李二陛下看完全程,摇头晃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武力出众者大部分在谋略上都不太出彩,不能强求所有人都和他一样文武双全,有一样能拿得出手已经很不错了。

平时总觉得便宜儿子傻乎乎,好像放出门就会被骗的找不到家门口在哪儿,现在想想都是当时旁边的人太聪明把他们家臭小子给衬成了小憨憨。

和久经沙场的乌程侯一比,傻小子不光不傻还聪明的很。

荀谌、荀彧、郭嘉、戏焕等人都以施谋用智闻名后世,又都是长辈,小傻蛋和他们相处的时候自然不爱动脑子。

换成出门独当一面就不一样了,瞧这风姿气度,全天下都找不出比他们家崽更优秀的娃。

会忽悠好,会忽悠才好招揽人手。

只带一堆卫兵就跟孙坚回营确实有风险,他们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颍川如今又这么乱,鬼知道上一刻亲亲热热下一刻会不会捅刀子。

不过仔细一琢磨风险也不大,孙坚又不是疯子见个人就杀,周昂已经拿下那么多城池肯定不会放过颍阴,荀氏为颍阴世家自然不可能不管不问。

就算如今荀氏主力在并州,将来有机会肯定也会回颍川老家,这是他们世代生活的地方,感情上就不一样。

还有就是,诛杀董卓是绕不过去的大事,荀氏在诛董之事中立下的功劳足够他们走遍天下都不怕。

他们家崽主动示好,孙坚这个豫州刺史只会感到意外,绝无将人拒之门外的可能。

除非他的脑子被袁术吃了。

另一边,程普、祖茂等人发现周昂趁他们家将军不在策反城中世家时就迅速拔营换了驻地。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周昂那儿忽然冒出来上万大军袭营怎么办?

新营地的方位和消息一同送往鲁阳,不存在主帅找不到驻地的可能。主心骨回到大营,整个营地的士气为之一振。

孙坚召集亲信到大营,简单介绍完便直奔主题。

目前不知道哪些城里有周昂的内应,先按照最坏的打算来,假如所有的城池都靠不住,他们要如何从头开始把城池夺回来。

之前上任时有朝廷任命没经历波折,城中世家豪族有什么不满也不敢和他过不去,要是能一直相安无事也就算了,现在对面先搞事儿,那就别怪他事后杀的人多。

他出身寒门,不懂世家大族之间的弯弯绕绕,惹急了他就直接动刀子,看看到底哪边拳头大。

荀晔相信乌程侯不是说着玩吓唬人,前任荆州刺史和前任南阳太守才死没多久,没人怀疑乌程侯杀人的决心。

这年头大家打仗还是在乎脸面的,能师出有名最好还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碾压,放着现成的理由不宣扬那是傻瓜。

颍川这事儿是袁氏兄弟内斗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乌程侯的刺史之职有朝廷的任命书也有朝廷给的印绶,就算周昂能说出花儿来,只要印绶依旧在乌程侯手里他就依旧是名正言顺的豫州刺史。

刺史外出,周昂勾结城中内应占据城池,这是什么?这是造反!

荀小将军简单给帐中众人捋了一下逻辑,然后真诚的建议他们反攻之前先写份檄文将他们开战的正义性宣扬的天下皆知。

信他,战前宣言绝对有用。

孙坚:……

帐中众将:……

孙坚和几个亲信面面相觑,生怕一开口就暴露出自己没文化的事实。

他们以前没觉得自己没文化,处理军务上手也很快,和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泥腿子不一样,和世家大族的区别只有出身不同。

但是现在,好像不一样的事情有点多。

你们世家子、这么会玩的吗?

袁公路也是世家子,汝南袁氏甚至比颍川荀氏名头更响亮,为什么那家伙不光没有好主意还只会捣乱?

乌程侯皱眉沉思,最终得出结论:袁术不行。

也是,世家大族也良莠不齐,不能要求所有出身世家的人都厉害的令人仰望。

之前盟军那么多人大部分都是世家子,结果呢,也就一个奋武将军曹操有点胆气。

那曹操还不是正儿八经的世家子,因为出身宦官家族也没少挨骂。

讨董的时候没能并肩作战,董贼死了竟然还和盟军中唯一一个看得过眼的兵戎相见,真是造化弄人。

孙刺史整整盔甲站起身来拱手一礼,然后郑重道,“军中都是粗人,檄文之事还要劳烦苑陵侯。”

以前是没有世家子愿意和他玩,现在既然来了个能运筹帷幄指挥作战的,不打好关系他晚上睡觉都睡不着。

“乌程侯言重。”荀晔连忙起身回礼。

本来也没指望这些人能写檄文,既然乌程侯愿意听他指挥,那就交给他来安排。

如今周昂和曹操兵不血刃拿下一座又一座城,在把反击战的正义性嚷嚷的天下皆知之前他们得保证剩下的城池不被渗入。

只要对面大军过不来,城里再多内应也是白搭。

看舆图,周昂避开南边的郏县、父城选择从北边长社等县入手是为了避开鲁阳的援军,开城迎敌的城池集中在颍川西北,然后从西北慢慢蚕食北方各城。

他们只要将鄢陵、颍阴、颍阳、襄城沿线守好,周昂的军队就没法渗入颍川东南。

颍阴城中已经安排妥当,其他各城要以乌程侯的名义来布防。

周昂兵丁有限不敢强行攻城,接下来的反攻就看乌程侯麾下将士的发挥了。

孙坚摊开舆图,脑子还没反应过来身体就已经让到了旁边。

听荀小将军说完,不得不承认,如果让他来安排未必能有这么井井有条。

他没耐心和玩这些虚头巴脑的计谋,要是路上没有遇到这位,他现在已经带兵杀去了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