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芝听说郡主好了,她也“好”了起来。
三人又恢复了往常上课,但因为这次,大家也都亲近起来。舍娘面上对杨芝和平日无虞,但私下却是防备的紧。
约莫月余,就是舍娘的生辰,庾氏特地差人送了生辰礼过来,今年她十三了,虚岁已经十四了是大姑娘了,所以庾氏送了三套衣裳,两套头面来。
兰若还在一旁道:“郡主和您那样要好,怎么不告诉郡主,也让她替您庆贺一番?”
“要好?那你太抬举我了。”舍娘当然知晓郡主心地不坏,但是郡主对她和身边的妈妈没两样,顶多就是年轻一些罢了。
说白了,也是当奴仆看的,只是奴仆高级点罢了。
兰若没想到姑娘会这般说,舍娘当然想干到过年,回家之后装个病正好不必来了,她可不愿意一直待在王府里。
但兰若总觉得姑娘太小心了。
一直到下了大雪后,郡主身边的大丫头生病,回家休息了三天,没法好好照顾郡主时,只听老太妃道:“如今的丫头们也太娇弱了,要我说,照顾主子的人还是得选那些身体好些的。若是咳的严重,很不必来了。”
这样的语气和平日和蔼的老太太可不同,兰若跟在舍娘后面都看呆了。
甚至是杨芝真的病了一场,庆王妃和老太妃都不让郡主过去探望,生怕过了病气。
此时,她方才道:“依照奴婢看,这王府没什么人情味。”
“是啊,所以我保养好身体,现下先陪着郡主读书,做好我的本分就好。”舍娘如是道。
杨芝病了几日后过来,郡主倒是嘘寒问暖的,杨芝很是感动,不免规劝道:“郡主,要我说,您也该在诗词文章上用些功夫了。您若多学些,王妃脸上也好看,便是日后在江南才女频出的地方,也能派上用场。”
这个时候杨芝说的话绝对是真心实意的,荣河乡君的学问就极好,她打探出郡主对乡君似乎有些情节,故而忙劝道。
哪里知道此时郡主却翻了脸:“依我看,只知道读书的那叫书呆子,况且我读书也不差。什么才女不才女,明理就好。”
舍娘知道这位郡主人小主意大,她也不是不爱读书,就是有点叛逆,喜欢跟别人对着来。
杨芝脸上挂不住,忍不住眼圈红了,舍娘充聋哑人,只坐在一旁,似乎什么都没听到。
等到散学之后,舍娘照旧先去郡主那里写功课,郡主房里很暖和,穿一件夹袄就成,舍娘也不多话,坐下来就开始写。郡主到底还是个小孩子,憋不住话:“裴姐姐,其实我不是顽皮,是我觉得像我哥哥那样,倒是宗室难得读书很好的,却又做了皇太孙的伴读。”
“你是怕你学的太好了,将来也会离开父母吗?”舍娘大概能理解她的意思了。
郡主微微点头。
舍娘笑道:“郡主,你不知道当年选皇太孙伴读时,可是争破了头,就我们家有一位亲戚没选上还沮丧呢。你觉得你哥哥辛苦,可能你哥哥还觉得很是荣耀呢。”
“是吗?可是我就不想离开爹娘啊。”郡主用手撑着下巴,很是苦恼。
舍娘看了看自己,她们不就是被强迫跟爹娘分开住进来的么?但这话不能说出口,她道:“其实这两件事情也没什么关系,比如读书,也未必要真的悬梁刺股怎么读,无非是学会抒发心中苦闷。就像我,我也不喜欢读书,但我不愿意被人糊弄,要不然人家当面骂我我都不知道。”
“还有人骂你?”郡主好奇道。
“对啊,那还是以前的事情了。因当时我哥哥跟我买了不少绢人,她们要我分些给她们玩,我不愿意分。她们就说什么‘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当时我还傻傻的,后来才知道,她们骂我是目光短浅的卑鄙小人呢。”舍娘当时是现说现编。
郡主张了张嘴,如果别人这般说她,她也未必知晓,还以为人家在感叹呢。
舍娘还道:“你看我学了写八股之后,条理也清晰很多,学了《传习录》才知道什么叫知行合一。这些倒也罢了,我们族里姊妹多,不似郡主这般家中只有你一个女孩儿,大家都争着出彩,我这个人又是个不太喜欢落后的,所以只得好好学了。”
全程舍娘都没有劝她读书,但是郡主见舍娘说完话后,笔耕不辍,自己也不好意思一直说话,也学了起来。
但凡又不会的,舍娘会讲的很清晰,不厌其烦的讲。
一直到深夜,她才回到折花院。
这些表现当然被庆王妃看在眼中,舍娘平日对郡主身边的人也是极大方,十个人中有一两个人愿意说她的好话也就足够了。
宫嬷嬷就和庆王妃道:“杨姑娘倒是劝了咱们郡主几回,郡主也不听。裴姑娘每日都是陪着郡主写功课到深夜,再一个人带着丫头们走回去。我们还说要不要给她派轿子,她说不必兴师动众,很体恤下人。”
“那杨姑娘我原先看倒是不错,怎么现下这般娇气?”庆王妃皱眉。
宫嬷嬷笑道:“杨姑娘其实也挺好的,但是她总病着,之前那几日也是常和裴姑娘一起到郡主那里写功课,后来就吹了风病了。”
庆王妃就道:“她这么病歪歪的,我倒不好留她,明年换褚姑娘来吧。”
“怎么您这里想起褚姑娘了?”宫嬷嬷可是知晓庆王府素来是不沾边那些所谓别的藩王的。
庆王妃笑道:“我也不能太过啊,陶家把上官都卖了,实在是令人不齿,她家女儿我不能要。杨家姑娘我原本看着挺好的,但她气性大,人又病着,到底不好。数来数去,就是褚家姑娘了,不要她还要谁?”
宫嬷嬷连忙道是。
又说舍娘生辰过了之后,裴以清回来了,还带了萧棠一起过来。庾氏亲自让翠环
把客房收拾出来,又对丽娘道:“你也多看着些,平日我待客有哪里不周到的地方,你也该多提醒我。”
“娘,大姐夫也不是外人,咱们已经做得够好了。”丽娘就觉得自己招待的不错的。
庾氏却道:“你这傻孩子知道什么,你大姐夫这次立了大功,回去怕是有封赏的。”
丽娘“哦”了一声,她现在的嫁妆差不多整备齐了,定北侯府下聘一千两,再有别的彩缎首饰那些不计其数,她的嫁妆则是聘礼的两倍,压箱底的银钱是三千两,更别说陪嫁的全幅黄花梨的家俬,首饰四季衣裳妆粉,这般一起满满当当的六十四抬嫁妆,也算得上是一幅很拿的出手的嫁妆了。
故而,她现在没什么后顾之忧,只等明年八月出嫁。
倒是妹妹的亲事,丽娘道:“娘,妹妹今年也满了十三了,说起来是大姑娘了,她的亲事,您有没有想过啊?”
“你妹妹爱读书,人又不是那等受束缚的性子,若能说给一个有底蕴的读书人就很好。”庾氏道。
丽娘心里不知怎么松了一口气。
原本文武官员是忌讳结交的,但萧棠和裴家有姻亲,且如今仗已经打完,这就是亲戚之间的交往了。
裴以清让家里弄了个锅子,锅子里咕噜咕噜煮着羊肉,这是夏妈妈亲手烧的。萧棠喝了一口汤,只觉得遍体舒泰的很,他们这次之所以能够打仗打的这么快,也是这边粮饷筹措的快,他举杯道:“这次还要多谢叔父,粮草送的及时。”
“这原本就是我分内的事儿,倒是你此次表现十分英勇,回去之后恐怕有封赏。”裴以清看的明白。
萧棠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裴家好酒好菜招待了一日,次日萧棠翻身就离开。
庾氏还问起裴以清:“怎么走的这样快?好歹歇会儿再走。”
“我听说念娘的身子仿佛不是很好,他少年夫妻,惦记家中妻儿也实属正常。”裴以清道。
现在庾氏有身孕,听丈夫提起侄女,她倒是想起女儿:“送了几件皮袄到王府,也不知道我们舍娘有没有冻着,有没有受欺负?”
裴以清看了看天:“现下已然冬月了,舍娘腊月底怕是就能回来了,就下个月的事情了。”
过了月余,杭州终于下了雪,舍娘和杨芝深夜从郡主那里回去。杨芝原本风寒才好,现下又冷的不行,有些想打退堂鼓了,但想着世子妃的位置,还是咬牙坚持。
“裴妹妹,咱们打个商量吧,不如咱们一起跟郡主说一声,晚上各自回去写功课,白日一早早些过去检查,你看如何?要不然这冷风吹的跟刀子似的,这么下去,大家又要生病了。”杨芝一脸恳切。
舍娘笑道:“我胆子小,并不敢说,要不然姐姐去说吧,我同意就是。”
杨芝自然不愿意一个人去说,因为她如果说了,庆王妃定然觉得她麻烦,于是,她看向舍娘道:“当初是妹妹提议这般的,我一个人说肯定不成啊,还得你这个正主子在。”
“杨姐姐,现在郡主的学业刚好有提升,说明我的提议是正确的。你若受不得寒,只管和郡主说一声,谁又说你什么了?”舍娘悠悠然道。
气的杨芝不成,她回去次日又打起了喷嚏。
舍娘眯眼看着她,心道凭你也敢对我落井下石,不报复你誓不为人。
她别的不说,身体可是一等一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