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双更合一(2 / 2)

哪怕父母说起要让他们考哪个哪个学校,这群小孩儿也只会憋半天,回一句“哦”。

最关心的竟然是——“那我以后还能和XX一起玩不?”

宋言川是不用发愁这个问题的,他的答案压根就不用特地去琢磨——

“我?我当然考三中啊!”

景行哥在三中,陈念嘉肯定是要和哥哥念同一个学校的,那他只能考三中了呀。

宋言川甚至还兴致勃勃地和陈景行说:“以后咱们可以一起搭轮渡,我都听我姐说了,那轮渡过江的时候还会呜呜地鸣汽笛呢,贼拉风!”

这话一听就知道是没坐过轮渡的人才说得出来的,院子里众人顿时一阵哄笑。

陈继开吹着盖碗茶上的浮沫,这是他最近养成的“雅好”,听说现在特别流行。

“轮渡可挤了,到时候可别哭鼻子啊言川。”

堂屋的门“吱呀”一下打开,穿着围裙戴着袖套的林香叫着陈继开的名字,让他过去搭把手。

刚还一副老干部神态的陈继开“哎”了一声,赶紧起身去给老婆打下手,又是端菜,又是帮忙递东西。

林香把餐盘往他手里一塞,挥挥手让他放桌上去,颇有些嫌弃:“去年你还能做个番茄炒鸡蛋,今年手艺竟然还退步了。”

陈继开屁颠屁颠地放好菜,听见老婆的话摸了摸鼻尖:“我就是把糖当成盐撒了嘛,多大点事。”

“这事儿还是挺大的,陈叔叔,你是不知道我和林姐当时吃到的感觉。”

宋明瑜擦擦手走出来,调侃道,“味道就跟投错魂儿了似的。”

特别像她前世在江南那边吃到过的番茄炒鸡蛋。

入口还没吃到番茄的酸甜和鸡蛋的香嫩,先一口浓郁的白砂糖,直接给她吃出了心理阴影。

番茄酱她都能接受,但直接加白砂糖实在是太邪门了,陈继开这“神来一笔”,算是又唤醒了她久违的记忆。

“没事儿,咱们今天也算是胡同搞元旦活动,陈组长不擅长做饭,但是泡茶手艺是真不错。”

高彦芝乐呵呵的,“不像我和老张,还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就只能带着孩子们嗑瓜子聊聊天了。”

“彦芝,你俩这工作可不轻巧。”林香说道,“四个小孩儿一个院儿,没上房顶揭瓦就不错了。”

“哪有那么夸张!”

高彦芝和张新民两口子不会做菜,这会儿又快到吃饭,干脆一个牵着小孩儿们排排队去洗手,一个进厨房去端菜。

洗完手,景行带着弟弟妹妹,端点什么小酥肉、红糖糍粑之类的小吃,没那么多汤啊油的,没那么烫手。

一桌人齐齐整整地坐在大圆桌前,这桌子是之前宋明瑜托张新民那个朋友订做的。

家里现在是越来越热闹了,干脆就长期放一张大桌子,不下雨的时候约上高彦芝一家,林香一家,再加上她和言川,哪怕只是简单吃个便饭,也觉得特别有家的感觉。

更别说今天元旦,还不是什么便饭,而是宋明瑜专门准备的一桌子菜。

两个凉菜,一个夫妻肺片,一个红油耳丝。

热菜和去年差不多,麻婆豆腐、辣子鸡丁、回锅肉这些都是保留曲目,再额外新增了一道小炒黄牛肉,一道三杯鸡,还有一道剁椒鱼头。

都是辣菜,但辣的口味各不相同,南城菜自然是不能少的,但除此以外也有湘菜和赣菜,林香她们还是第一次吃到。

汤甚至还准备了两种,一种是南城人最喜欢的豌豆尖滑肉汤,和去年一样,另一道则是隔壁鄂省特色的莲藕排骨汤。

不像在外头应酬,却比外头应酬吃的不知道好到哪里去。

最年长的陈继开第一个举杯,大家相视一笑,杯子碰在了一起。

“新年快乐!”

1986年,又是新的一个开始!

席间热热闹闹的,想说什么说什么。

宋明瑜如今挣钱不说,林香因为Venus,存款也比之前丰厚了许多,但三人中,高彦芝的精气神儿今天却是最好的。

“以前我老是跟自己说,千万别在厂里头发脾气,毕竟新民上班就够辛苦了,我不想别人到时候又说些有的没的。”

“现在新民去Venus了,厂里这边相当于就是保留了个名头,我心想我豁出去了呀,我都这样了我还怕什么?现在我就是个炮仗,谁敢点我,我就炸谁!”

高彦芝说得眉飞色舞的。

生产科之前空降了个纪盛华的关系户,看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高彦芝没少在车间跟这人吵架。

对方竟然说,高彦芝这种老员工适应不了时代,就趁早从厂里滚蛋。

结果现在高彦芝没滚蛋,滚蛋的是纪盛华和他那群狗腿子,新扶持上来的又是厂办常主任的那套班子,还是吴书记的心腹,对高彦芝这些老人都挺客气。

“咱们厂子建起来少不了老同志的功劳,总厂不做那种过河拆桥的事儿。”

还把高彦芝给狠狠夸了一顿,说她是车间的劳动带头标兵,特别有当年“铁姑娘”的气势,号召其他员工向她学习。

至于什么,她适应不了新设备,她看不懂新图纸……现在不都真相大白了吗?

那都是纪盛华中饱私囊,贪污弄来的设备,有问题的,她弄不明白正常的呀!

高彦芝真是压抑太久了,一直没这么扬眉吐气过,“经过这么一遭,我心里也敞亮得很了,就不能把这些人的话当真。”

“我现在就是,好话我照单全收,不好听的,我就当他放屁,新民说我脸色都红润多了!”

宋明瑜给高彦芝比大拇指:“高阿姨,你做得特别对,有气就得发出来,气死别人可比把自己气出毛病好多了。”

“是吧。”高彦芝一听宋明瑜夸她,就更来劲儿了,“我也觉得我这么做比较好,我现在饭都多吃两碗呢——林香,帮我再打一碗饭来,这小炒黄牛肉怎么这么好吃?”

林香摇摇头,无奈地笑着帮高彦芝去添饭。

该说不说,今天宋明瑜提议多煮点饭确实有先见之明,这一桌子的下饭菜,宋明瑜还炒得特别有锅气。

没点大米饭来作配,还真不是那个意思。

另一边,陈继开和张新民也在聊天,今天两个凉菜算是给他们俩量身定制的下酒菜,一瓶南城啤酒,哥俩好地碰个杯,又聊起了国足的最新消息。

1986年,算是国足又“最有希望的一年”,墨西哥世界杯,汉城亚运会,那都是让球迷们稀奇得很。

两人还约定今年家里都添一台电视,听说英超、意甲以后也能在电视上看了,有球王马拉多纳呢!

小孩儿们对这些话题不感兴趣,就陈景行问了一嘴宋言川进没进足球队的事情,陈念嘉帮忙回答了:“进是进了,宋言川说他不想去。”

“踢足球多没劲儿。”

宋言川撇撇嘴,瞅见张新民和陈继开两个人勾肩搭背又在讨论上哪个大将能让今年国足成绩更好,他赶紧把声音压低。

“我准备练乒乓,等考上初中,我要成为学校乒乓第一!”

乒乓国家队可是很厉害的,什么比赛都能捧回来一堆冠军,在小学生的心目中,乒乓已经取代了足球成为了最厉害的体育项目。

“景行哥,你可千万不能说出去。”

主要是不能说给陈景行他爸听,给陈继开知道了宋言川这个小球迷竟然“背叛”了组织,陈继开还不知道多伤心呢。

陈景行憋着笑,用力点点头:“你放心,我不说。”

年纪最小的小蝶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轻轻扯了扯陈念嘉的衣袖。

“念嘉姐姐,我想吃酥肉~”

这一顿吃得所有人都很满足。

宋明瑜的厨艺的确是在进步的,前世她努力钻研厨艺,但最终呈现出来隔着镜头。

而这辈子她作为明瑜小饭馆离不开的唯一主厨,做饭的经验何止多了千百倍,加上她自己又愿意琢磨,现在比刚来到八十年代的时候,厨艺可以说是又上了一层楼。

一桌子大人小孩儿都赞不绝口的菜肴,数量安排的是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

刚刚好有点吃撑,但又不会浪费粮食,所有的东西吃得一干二净,几个小的还有余力再去找点小零食来吃。

甚至这晚上,家长们都大手一挥,让几个孩子在林家玩尽兴。

念嘉和小蝶玩拼字游戏,景行被言川拉着一起分享小人书。

俩孩子屋里的灯,破天荒亮了大半宿才熄,甚至都没人回家,直接就在林家俩个崽的房间挤一挤睡了一觉。

第二天清早,高彦芝这才来把小蝶带回家,宋明瑜过来招呼宋言川起床,还特地做了一盘糯米糕,两家坐在一起吃早饭。

刚吃完饭,林家院门就被扣响。

宋明瑜坐得离门最近,示意林香别动,她去开门。

“谁呀?”

院门外,站着一个有些拘谨的女孩儿,是蒋晓霞家的徐妍。

“小妍,怎么啦?”

“宋姐姐……能不能请你和林阿姨帮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