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双更合一(2 / 2)

于荣芳她妈自然是喜出望外,再三感谢,还说给宋明瑜单独要发一个三十块钱的大红包。

“大年三十这么个日子实在特殊,谢谢你!”

宋明瑜挂断电话,想了想,干脆又重新把电话拿起来,按照电话簿上留下来的顾客电话号码拨了出去。

反正都要做,干脆也问问其他人,万一有需要呢?

当然宋明瑜也不打算接太多,她在心里定了个“3”的限量。

团圆宴以一桌十个人为参考,一家差不多十二个菜,双六吉利。

以现在她的厨艺和出餐速度,三桌就是极限了,再多就影响质量了。

所以这些电话也是先打给了老客户,看看有没有和于荣芳一样的情况,客户能吃到喜欢的年夜饭,她能多赚一笔,双赢嘛。

“燕燕姐……嗯,我是明瑜,是这样,店里大年三十有个回馈活动,年夜饭可以送餐上门……”

“董叔叔,我是明瑜,嗯,您也新年快乐,对了,店里大年三十有个回馈活动……”

一个个电话打过去,大部分虽然都很心动,但最后还是婉拒了,毕竟这年头极少有人会不在家里做年夜饭的。

剩下的电话没打通,估计主人家已经回老家,或者出门走访亲戚去了。

宋明瑜有些遗憾,但也没失望。

一桌也行,她还可以多留一点时间休息,一年到头就逢年过节的时候她是能尽情当咸鱼的,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回来接着和林香、高彦芝她们聊天,顺便还把刚刚接了个年夜饭上门订单的事情给她们说了。

林香说了句也行,“那大年三十下午,咱们干脆在家打扑克?”

“行啊,去年大年三十晚上都没来得及分个胜负呢。”高彦芝斗志盎然,“明瑜,你林姐打牌手气特别好,到时候咱们俩一起打她。”

三人笑闹成一团,谁知道第二天,宋明瑜却又接到了电话。

“宋老板吗?我想请问一下,你是不是可以送年夜饭到家里来……?”

出乎意料,竟然是顾琴和李卫东两口子,宋明瑜对他们印象很浅,倒是对他们女儿玲玲有点印象。

顾琴说是从于荣芳那边听说的,她的声音里有些疲惫。

“玲玲发了好几天高烧,一直在儿童医院挂水,我和卫东走不开,但今年孩子她姥姥和舅舅家提前就说好了要来,我这个情况,年夜饭肯定是做不成了……”

她本来还心急如焚,要怎么解决这件事,因为娘家人都不是南城本地人,要是临时改变计划会多出来不少麻烦事儿。

直到误打误撞,她碰见了下楼遛弯的于荣芳,顾琴两口子住福利社的大院,巧合的是,于荣芳她对象就是福利社的,两人还真就认识。

顾琴把烦恼这么一说,于荣芳就让她给宋明瑜打个电话试试看,“万一能行呢?”

所以才有了顾琴今天打电话这么一出,宋明瑜听了之后,把之前和于荣芳她妈妈说的那些话原话复述了一遍,顾琴说没问题。

“荣芳都和我说过了,我没问题的。”

大年三十的,能有人愿意做就不错了,更别说还是宋明瑜这种平时去小饭馆吃一顿饭都要提前预约的。

就这样,原本只是于荣芳怀孕引发的“挑食”,阴差阳错地又给小饭馆开发出了一个特殊业务出来。

考虑到一家有小病人,一家有孕妇,都是需要补充营养,又食欲不振的人,宋明瑜这回家宴的菜单做得很小心。

凉菜只有一道,糖醋萝卜。

酸甜可口,清爽解腻,冬天吃萝卜对身体也好。

主菜有虾仁蒸蛋、蒜香排骨、清炒丝瓜这些清淡的口味,也有麻辣兔丁、尖椒兔、火爆双脆这些重口味的南城菜。

汤做的是番茄滑肉,与其说是汤,不如说是羹,里头加了一点点醋,提鲜开胃。

剩下来的就是小吃,一道红糖糍粑,一道小酥肉,这是宴席标配,多出一道陈皮红豆糕,一道山楂糕,都是酸酸甜甜的味道。

哪怕在席间不吃,当个零嘴,也能排解反胃的难受,还能促进食欲。

刚刚好十二道菜,食盒找人订做了两个和送粤菜不同的样式,木质的纹理表面画着十二生肖,十二道菜,分别就是对应一道生肖。

负责跑腿上门的是流动贩售队的副队长彭倩,这个姑娘比起刚来“明瑜”的时候要飒爽了许多。

不知道她在客户面前是如何美言了一通,总而言之这姑娘回来的时候满面春风。

除了客人们要给宋明瑜的那份钱和红包,她自己竟然还在两家都讨到了五块钱的红包!

就连宋明瑜也忍不住对这姑娘高看了两眼——她的这些员工还真有人才,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就用得上。

比起送上门的年夜饭,自家吃的团圆饭就没那么精致了,但要论心意实惠,却又是小饭馆最丰盛的一顿。

水煮牛肉——一桌一盆!

酸菜鱼——一桌一盆!

宋明瑜也很大方,过年留下来的这些员工都是有加班工资的,尽管这年头还没有那些法律,但她还是按照前世的记忆给了,平时工资的三倍!

有工资拿,还可以吃到老板亲手做的菜,还有比这更好的春节吗?

留守的队员们热热闹闹地说笑,在这么长时间的配合中,大家早就跟手足一样亲近。

也不是没有出现过破坏队伍氛围的老鼠屎,但迅速就被队长薛绍给上报给了宋明瑜,直接踢出了队伍。

现在能来吃这顿团圆饭的,都是真心为“明瑜”工作,而且彼此相处也融洽的。

大堂是员工们,坐了个满满当当,宋明瑜还招呼他们把电视机也搬了过来,今晚上随便看。

包间里头就是胡同里这群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的邻居。

林香一家,高彦芝一家,宋明瑜还有宋言川,一桌上大大小小一边吃一边天南地北地闲聊。

陈继开和张新民很快就喝多了,1985年最终在两个球迷的悲鸣中度过,国足还是没有给出他们想要的答卷。

年年都说“今年是最有希望的一年”,年年都比上一年没希望!

折磨啊!

宋言川在拉着陈念嘉嘀嘀咕咕,他想等会晚一点出去玩摔炮,陈念嘉一本正经地在用宋言川请客吃早饭来换。

“一顿!”

“不行。”

“两顿!”

“不。”

“三顿,再多我没钱了!”

“三顿,我还要叮叮糖。”

宋言川表情吃瘪地点点头:“成交!”

陈景行在看窗外的星空,不知道今晚上能不能看到星星……应该不能吧,到处都是鞭炮。

“砰”,仿佛和他的话互相印证似的,窗外的天空中,猛然绽开一束烟花。

半个天空都被点亮的灿烂中,包厢外传来一阵喧哗。

电视机里头,春晚的主持人们,和包厢外的队员们,一起喊出了最后一秒的倒计时——

“新年快乐!”

……

宋明瑜一直觉得贴秋膘这三个字对人来说不太应景。

毕竟春节这种在家呆着当咸鱼,又随时可以吃到各种零食糕点的节日假期,怎么看怎么才是长肉的元凶。

初一她和林香、高彦芝两人如约一起去罗汉寺拜了拜,烧了柱香,虽然没有请罗汉,不过宋明瑜还是在两个长辈的劝说下,也跟着抽了个签。

林香抽到的是和事业有关的,说是什么今年做事能万事如意,高彦芝求了个健康平安的。

最后就是宋明瑜,她一看签文,写着“心若清明常自察,良缘不日共婵娟”。

好么,竟然是一支姻缘签,宋明瑜无语地要把签放回去,高彦芝却说不能放,愣是让她把签文找和尚兑了,拿着轻飘飘那张纸回家。

“菩萨拿出来的就算数了,你塞回去等会菩萨要生气的!”

宋明瑜哭笑不得,只好把签文给带回了家,但她也没往心里去。

谈恋爱?和她还是完全扯不到一起去。

初二、初三,林香和高彦芝都去走亲戚,宋言川闹着想钓鱼,宋明瑜干脆把他打发去和陈家兄妹一起回老家。

反正林姐老家距离这里也不远,二十公里。

她正好当个咸鱼,一个人在家待着,连饭都懒得做,要不是这年头方便面比普通饭菜还贵,她都打算煮碗方便面来吃。

忽然小饭馆门口有人敲门,宋明瑜一头雾水地趿拉着鞋子下床:“谁呀?今天不做生意?”

她过去拉开大门,惊讶不已:“盛凌冬,你怎么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