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双更合一(2 / 2)

宋明瑜想也不想:“……快时尚。”

这是宋明瑜一开始就给Venus做好的定位,她不是要在内地做一个青春版的华伦天奴。

而是做这年头内地根本找不到,无从复制,甚至连港城都还刚刚开始起步的快时尚。

这个概念,在几十年后其实已经满大街都是,十家品牌服装里恐怕七八家都是。

但是在这个年头,这是个绝对新鲜的词汇。

哪怕见多识广如郑氏兄弟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郑嘉和眯了眯眼睛,下意识咀嚼这三个字。

“……快时尚?”

“没错。”

快时尚,Fast Fashion,还有一个名字,也叫做Speed to Market。

这两个词,都非常直观浅显地讲出了快时尚的本质——

“迭代快,零售多,具有时尚风格。”

郑嘉和显然是来了兴趣:“这个概念,从未有人提过,按我的理解,应当是对市场更加敏感,更亲民,更有时效性的路线?”

他会找到宋明瑜,甚至还特地去了解过Venus,自然不是对这方面没有做过功课。

可宋明瑜提出的“快时尚”这个概念,却更加吸引他的注意力。

一个品牌,尤其是服装品牌要怎么运作?

多年积累,足够过硬的品质,足够的文化深度,甚至还要天时地利人和统统都合适。

可快时尚,按照宋明瑜的说法,根本不在乎这些,它唯一在乎的就是市场本身。

市场喜欢什么,我们就设计什么,顾客想要穿上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这是一条与传统服装截然不同的路线,它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由消费者需求,倒推品牌设计。

郑嘉和心里微微一动,“那么,宋总有没有考虑过,合作?”

宋明瑜挑了挑眉:“……小郑总的意思是?”

“如果我没记错,Venus这个品牌刚刚面世的时候,似乎是有传言它来自港城——”郑嘉和笑容微微深了一些,“那么,为什么不让这个传言,彻底坐实?”

宋明瑜目光凝了一瞬,紧接着,心跳不受控制地变快了。

郑嘉和这话的意思是,他想把Venus“送”到香港去?

这对Venus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这年头,和外国搭上边就是好,港城这样身处国际前沿的地区,完美符合内地对于“先进”和“发达”的幻想。

如果Venus真的能印上“港城”的身份证,那对于它的扩张也好,品牌知名度也好,都完全是坐火箭级别的提升。

有利有弊?不,甚至找不出弊在哪。

天降馅饼,宋明瑜反而更加有了警惕心——为什么?

她不觉得港城这些富豪是什么傻白甜,她充其量就是个南城有点名气和份量的个体户。

和郑家比,那就是蚂蚁和大象,甚至差距更大。

图什么?

总不可能是因为郑家兄弟喜欢吃她做的粤菜吧……?

这种话骗骗小孩子可以,但宋明瑜不觉得在生意的事情上,这些豪门会拎不清轻重。

更别说郑嘉佑今天压根就不是那道“主菜”,尽管他极力掩饰,哪怕坐在宋明瑜旁边,还是在努力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但显然,今天兄弟俩中,处于主导的是郑嘉和这个哥哥。

——看郑嘉佑忍不住抢话介绍那支钢笔,后面他哥开口,他反而什么都不说就知道了。

“据我所知,郑生是港城知名人物,连我这个南城人都久闻大名,小郑总又是事业有成,要创立一个服装品牌应该是信手拈来的事情,何必要和我合作?”

宋明瑜开门见山,目光直视着郑嘉和。

她这话说得客气,但实际上字里行间都充满了质疑,郑嘉和不以为忤,条理清晰地解释道。

“商人逐利,既然是要和宋总你谈合作,自然是对我有利。”

郑嘉和神色自若地将一份文件推到宋明瑜面前。

“宋总不如先看。”

宋明瑜接过来,装订得一丝不苟的文件封面上题目十分醒目——

《合作意向书》

里面分为了很清晰的不同版块,甚至包括港城市场利润预估、市场服装品牌调研这些都已经做得清清楚楚。

里面也完全考虑到了宋明瑜的顾虑,给出了好几点理由。

为什么要和Venus合作?

其一,成本。

现在港城寸土寸金,工厂大多都在往内地迁移,郑家也不例外。

不过郑家原本不是做服装起家,现在要加入这个圈子,比起自己单独去建厂做品牌,显然是和现有的品牌合作更好。

最好是Venus这种,前景好,潜力大的品牌。

——说白了,就是看中了内地庞大的制造业潜力,还有Venus的未来,想押宝。

Venus现在就是个小虾米,只能在南城这个浅滩里游一游,要是想全国都铺开,现在宋明瑜还没有这个能力。

但是不代表Venus不具备冲向全国的潜力,恰恰相反,这个品牌如今还在成长阶段,它刚在南城落地,一家店,就已经能做到连电视台都在宣传。

以后可不一定,依托于内地,尤其是南城这么大个纺织市场,加上改开对于服装业的推动……Venus的这个时代没有太多竞争对手。

比它性价比高的没它漂亮,比它漂亮的比不了性价比。

其二,快时尚有足够的市场。

就像宋明瑜自己提到的,这种风格迭代足够快,而且成本也不会太高,但又兼顾了时尚。

现在即便是港城,也不是人人都买得起Gucci,总有市场要开放给那些爱漂亮,又囊中羞涩的群体。

——说白了就是想走下沉市场,用群众包围高端。

郑嘉和当然没听说过“快时尚”,但是商人的嗅觉还是让他敏锐地意识到,Venus这种设计路线和定价策略,的确是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的。

女士西装,牛仔喇叭裤,翻领开司米大衣……这些元素都是国际大牌常用的,Venus同样将它们作为主打商品销售。

但是,这些设计比肩国际大牌的时尚服装,价格却远远比那些普通人压根买不起,只能远观的国际大牌亲民得多。

属于是咬咬牙就能买的程度。

宋明瑜快速阅览了这一部分的资料,1986年的港城,当然还没有快时尚这种东西。

所谓的“Zara模式”这时候还没有兴起,“平价时尚”如今还是蓝海。

其实整个意向书看下来,就是一句话,郑嘉和想要低风险,高潜力的投资,Venus就是他在服装业上押的注。

宋明瑜还真没什么可以反驳的。

这份报告也算得上是客观。

句句在理,而且都有翔实的数据支撑,甚至……还给了宋明瑜很多启发。

服装业不像是餐饮这种产业,先发优势还挺明显的,许多“纺织大王”,甚至能追溯到上百年甚至几百年前。

她拉林姐一起做服装,是因为八十年代做这个,是真的能弯道超车,不代表Venus现在就已经万事不愁。

尤其是她自己前世也不是做服装出身,大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时代趋势她当然是一清二楚,可落实到品牌的每一步发展,那仍然是摸着石头过河。

郑家这种庞然大物不同,尽管是房地产出身,但谁叫人家家大业大,哪怕想多一个赛道,也比她的试错成本要低。

怪不得人人都想当富二代。

“这个机会,Venus的确想要。”宋明瑜缓缓说道。

郑嘉和笑了笑:“宋总,和我合作绝对不会让你吃亏,港城首先开设一家旗舰专卖店,做半年的市场测试——如果市场反应良好,我们可以考虑扩展门店,再倒过来在内地各大一线城市进行性推广。”

“不仅仅是港城,也不仅仅是内地,如果它有这个潜力,全球市场都可以进入未来的版图。”

“届时,我们可以考虑进一步投资,在股权上合作,共享品牌的成长收益——当然,我可以承诺,不会干涉你的决策。”

这是一个非常优厚的合作条件,甚至是一个“长期合约”。

股权和投资,这意味着,郑嘉和希望和Venus绑定,但郑嘉和放弃决策权,这又给宋明瑜极大的自由空间,让她可以灵活选择自己的路线。

宋明瑜沉吟的同时,郑嘉佑的目光睁大了。

那份意向书当然是初步的,所以上面对于两边到底怎么进行合作,其实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描述,只是给出了利弊。

主动权当然是掌握在郑嘉和手上的。

可那时候他问他哥,他哥分明说,只投资Venus在港城落户一家专卖店,最多提供联名。

说白了,进行一个短线投资,能在其中赚取一些利润,但是投入本钱不多,低风险高回报。

这是郑氏的投资风格,也是郑嘉和的投资习惯。

——怎么和宋明瑜聊了一会儿之后,他哥一下就改变了主意?!

不仅要开店,甚至连全球扩张都想到了,还要股权绑定……这是完全看好Venus,甚至愿意付出“赌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