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双更合一(2 / 2)

光是在这集市上她就看见了好几种在针织厂没见过卖的蔬菜——山药、红薯叶、苦瓜这些常见的就不说了,竟然还有像血皮菜之类的野菜,连前世西南人最爱吃的折耳根,竟然在集市上也能找到!

这些蔬菜为了能多储存一段时间,都还沾着泥巴露水,可稍微看一看它的叶子和茎杆就知道它采下来还没多久,是城里比不了的新鲜。

这还只是蔬菜而已,像什么蘑菇、水果之类的,明显大部分都是从野外采回来的,见宋明瑜一直站在摊位前翻来覆去地看,热情的摊主还揪了一颗树莓给她尝尝,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三月泡,吃起来就跟草莓差不多,但要更酸一点,带着一点点甜味,又好吃,又好看。

这儿什么野果子都带了一个“泡”字,三月长出来的是三月泡,像蛇果子的叫蛇泡儿,黑色的果子叫乌泡儿,她手痒痒地买了一大袋子各种泡儿,又买了一袋子前世叫桑葚的桑泡儿,打算回去做成甜品。

肉摊子就和城里的差不多了,没到过年,哪怕是赶集也没人轻易会杀猪出来卖,家禽倒是挺多,像秋姨一样带着鸡鸭来的有好几个,她甚至还看到有人提了笼子来——几只肥美的肉兔子蹲在里头,跟没事儿兔一样嘎巴嘎巴地啃白菜叶子。

这集市上东西也太多,太丰富了!

宋明瑜简直跟掉蜜罐里似的走不动道,但她很快就发现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很难沟通。

像是果泡儿那种小野果都是一次性买卖,两边哪怕比比划划也能勉强搞懂意思,可她今天来不是全为了买野果子,她是来进货的,宋明瑜又一次和叽里呱啦说着乡音的摊主面面相觑,互相都感觉自己在听天书的时候,马秋霞赶了过来。

她那两个化肥口袋不知道放哪去了,这会儿空着手健步如飞,几步就走到了宋明瑜身边:“咋啦幺妹,遇到啥麻烦了,秋姨给你出出主意。”

宋明瑜有点无奈:“我想问她一点事儿,但我听不懂她说的话。”

马秋霞睁大了眼睛:“你问她还不如直接问我呢,这儿我比谁都熟悉,你问吧,什么事儿!”

宋明瑜斟酌了一下:“秋姨你之前说,这赶集是逢六才有……一个月就三次,是吗?”

“是啊,那一到赶集的时候人可多得不得了,你看那些跟你一样背着背篓,还有拿着蛇皮口袋的,他们一路要坐翻斗车坐拖拉机,只能这么驮着过来,其实坐手扶拖拉机来的都算好了,我跟你说幺妹,还有人赶牛来,哈哈上次赶牛来那个人他牛还差点给人买走了——”

宋明瑜又想咬手指甲了,但一想到自己才坐了长途客车,她又把手放下,在衣角上捻了两把。

逢六才赶集,这供货就没办法稳定,但要是物美价廉,作为供销社之外的补充进货渠道,那也很好呀!

宋明瑜心下定了定:“那秋姨,你能不能帮我问问这菜多少钱?”

“哦,这个简单。”秋姨转过去跟那摊主叽里咕噜说了几句,“问你有没有粮票,还是拿现钱。”

俨然扮演起了两人之间的“方言翻译”,有人帮忙在中间递话,宋明瑜也松了一口气:“现钱。”

秋姨转述过去,又问她:“大白菜一毛五,血皮菜九分钱,你看行不?”

这个价格接近宋明瑜心理预期,但她不是零售,她是来进货的:“我要得多,秋姨,麻烦问问能不能再便宜点。”

马秋霞应了一声,刚要和摊主说,又转回来看她:“要得多?幺妹,你打算买多少?”

宋明瑜心里默了默每天小饭馆的用量,自家也可以留一部分,而且这血皮菜城里根本买不到,她报了个粗略的数字出来:“大白菜要十斤,血皮菜的话……先来三斤。”

这一共就是十三斤,宋明瑜干脆一口气给秋姨说了个透,“秋姨,除了大白菜和血皮菜,我还打算买些其他的像是茄子之类的蔬菜,还有蘑菇、肉这些东西,加起来估计得有个二三十斤。”

光是一个摊位,她就要买十三斤,她还说她要买别的,加起来二三十斤……马秋霞眼睛都瞪圆了:“幺妹,你说真的?”

“真的呀。”宋明瑜没明白她怎么一脸震惊,“……秋姨,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那摊主扯了马秋霞一把,让她到一边去说话,后者匆匆跟宋明瑜挥了手:“你就在这儿等我一下啊幺妹,马上就过来!”

马秋霞顶着宋明瑜的凝视,被那摊主拉到一边。

摊主一张嘴巴,浓重的乡音带着点方言的词儿就掉了出来:“那女娃儿是不是不对头!我刚刚就觉得她有问题,别个都是挑起就走,顶多跟我杀个价,她蹲到那里就开始摸我的菜,一边摸一边还念念有词——秋霞,她是不是打办的!”

打办,全称打击倒买倒卖办公室,来一趟集市,赶集的从上到下都要脱层皮,摊主惹不起这尊大神只想躲:“我要回家,我啥子都不卖了总行了嘛!”

“你着急忙慌的做啥!”马秋霞给人拉了回来,“你就认定了幺妹是打办的人?”

“我……”

“你见过打办的领导干部穿成这样啊,她身上那个破棉袄,在车上差点脱色脱到我手上,还有那个背篓,不晓得好多年没有用过了,竹篾都要断了,打办的哪个穿成这样来找我们麻烦过?”

摊主顿住了:“好像是哈?不对,那她买那么多做啥!”

不是打办的下来抓他们这群摆地摊的,那这年轻女娃子为啥要买那么多,“天气都要热起来了,买十斤白菜回去根本放不住,又不是钱多了烧的花钱买回家放成烂叶子丢了——总不可能是买回去开店撒!”

马秋霞琢磨了一会儿,一拍手:“你等着,我去问她。”

她也闹不清楚幺妹到底是来做什么的,一开始她觉得这姑娘看起来穷得没边,还可怜她得很,可现在来看,这幺妹好像也没那么穷,而且再怎么说,南城过来的客车票也要两块钱一张,她也掏得起啊!

马秋霞心里有另一重怀疑,她暗自嘀咕,这幺妹怕不是故意穿成这样骗他们老实农民,其实她是来当倒爷的吧!

她不喜欢倒爷,这群人刁钻又油滑,比狐狸还奸,她那堆鸡和鸭子就是上了倒爷的当,气冲冲地跑到城里,想甩开倒爷找人把东西卖个好价钱,谁知道人生地不熟,事情没做成不说,还差点上当受骗。

幺妹要是倒爷,她马秋霞非得把那袋子散装饼干要回来不可!

本来就不擅长这些弯弯绕绕,马秋霞气势汹汹地走到宋明瑜面前,梗着脖子喊了一声“幺妹”,声音梆硬,开门见山:“你买这么多菜回去,是要卖给哪个?”

她语气里多了几分不高兴,宋明瑜愣了一下,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秋姨刚刚为什么要和那个摊主窃窃私语半天,她友好地笑了一下:“秋姨,我买来是自家用。”

“哼。”

自家用,你家有十口人呀,一天吃那么多!

“其实我是干个体户的,开了个小饭馆,这次来主要就是想看看江阳这边有没有合适的摊主,我想固定在这边进货。”

“哦……啊,你说啥子!”马秋霞一下跳了起来,她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你要在我们江阳进货?!”

宋明瑜点了点头,那摊主听不懂,又去拉马秋霞的袖子:“秋霞,她咋说啊。”

“你猜对了,人家还真是开饭馆的,专门跑到我们这边来进货——”马秋霞心潮澎湃,又是高兴,又是有点惶恐,“幺妹,你说的进货,是长期的对不,不是那种一天两天就不要了,对不对?”

宋明瑜又点了点头:“长期的,每天都要买,肉和菜都要,如果有其他我觉得合适的,我也会要,秋姨,我想和你们做生意。”

马秋霞掐指一算,菜也是钱,肉也是钱,买得多多的,那就不是分分钱,也不是角角钱,这是要挣大团结了!

她嘴巴都哆嗦起来了,回头望一眼热闹的摊位上那些还在不断吆喝的人。

平时都是她们羡慕城里人,城里有个什么新鲜玩意儿,她们在镇上脖子都伸长了,要买什么东西都想进城里买,进货,那都是城里人才挂在嘴巴边边上的话……稀奇了,竟然有城里人跑到她们江阳镇来“进货”!

这集市大多数都是妇女在摆摊,为什么街上的娃娃都没爸妈一直看着,不是他们不想,而是要挣钱,大家伙儿都是勒紧裤腰带,拼了命地想办法挣钱。

马秋霞一直以为,老天爷都忘了他们江阳了,但是事实证明,他老人家还是记得江阳这个地方的,这不就天降了个幺妹……不对,不能叫幺妹了,要叫女财神。

女财神要跟他们做生意了!马秋霞兴奋得不得了,但很快她就反应过来,自己压根就搞不懂生意上的这些事情,她脑海中忽然想起来了一个人,一拍大腿:“幺妹,你跟我来一趟,去找书记他们!”

有一个会做生意的人,也是从南城来的,跟书记他们待在一起,也不知道这会儿人还在不在,马秋霞心里打鼓,带着宋明瑜飞快地往前走。

她要去搬救兵,她一定要想办法把这笔生意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