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皇后娘娘关切的眼神,秦无歌并没有打算把她拉进这场没必要的争斗里来。
所以,摇摇头,道:“皇后娘娘,这件事,臣女觉得你还是不要参与了。臣女怎么做,自有打算。皇后娘娘还是看顾好司桢的事情吧。”
她倒不是觉得皇后是外人所以才没告诉的,而是真的不想把她拉进来。
因为上次的事,皇上已经有一点怀疑皇后了,今天皇上把秦无歌叫来谈了那么多,也是表明了他的态度。
那就是接下来皇上也不会藏着掖着了,他也要火力全开了。
按理来说,皇后如果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那到时候无论是谁赢了,都得把她放在一个很尊贵的位置上。
她也没必要顶着杀身之祸的风险来帮谁。
上次逼问她说出皇上的想法时,已经有点自私了。
皇后见秦无歌目光坚定,看起来无论怎么问,秦无歌应该都不会说了,无奈之下只好作罢。
秦无歌从皇宫出去的时候,心事重重,整个人愁眉不展。
归阑是习武之人,听力自然也是比一般人还要灵敏的多的。他虽然站在那么远,却也是听清楚了皇上和秦无歌的对话。
自然现在也是了解秦无歌的想法,明白秦无歌有些为难的处境。
王妃不会背叛王爷,那她也不会明着和皇上撕破脸,所以秦无歌之所以觉得为难,就是因为她要去考虑在帮皇上做事的同时,怎么样才能协助百里无尘,还要保护百里无尘。
王妃一介女流,能为了王爷做到这种程度,真是让人佩服。
“王妃何不把这件事告诉王爷,让王爷和您一起想办法呢?”归阑在回去的路上,提出了自己地疑问。
秦无歌摇摇头,正色道:“这件事不能让王爷知道,要不然到时候王爷为了迁就我,做事一定会束手束脚的。我不能成为他的负担。”
闻言,归阑默然。
秦无歌为了能让百里无尘放手去做想做的事,居然要自己承担这么多。
距离和秦无歌见面,已经过去了五六日,百里无尘一直按兵不动,而百里澈每天处在水深火热的煎熬中,恨不得来个痛快的把自己了断了。
可是,一想到自己筹谋了这么久,要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自己的一生,百里澈还是觉得心有不甘。
最后,百里澈还是决定再等等,等一个能够翻身的机会。
与此同时,皇上手里攥着由敌国递进来的一封密信,这是点名让皇上亲自拆开看的。
其实就算他们不强调,中间经手的人也断不会去拆开看的。
这可是最高机密,不是谁都能碰的。
皇上一脸严肃的坐在那里,把密信摆在桌子上,如临大敌的模样,看着那个密信,迟迟不敢伸手。
老太监在旁边看的心痒痒,就差替皇上伸手给拆开了。
最后,几个深呼吸下来,皇上拆开了信,草草的读了一下,发现内容也没什么太让人惊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