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回到府中,顺着今儿说书先生说的,夜间改讲的便是太后与太上皇遇着的事儿了吧。
两人相遇必定有故事,太上皇已经驾鹤仙去,太后一人留于是,若是能以这个方面来准备礼物,那便是再好不过,只不过这晚上说书的时候选的巧,正当时将军府用晚膳的时候,她要怎么说服父亲外出去茶楼那种人流错杂的地儿。
傍晚,秦无歌这边想想那边想想,什么理由都不太合适,最后想了想,与其随便找个理由最后让柳氏母女二人挑出刺儿,倒不如自己直接找父亲说出来,最后问道便实话实说就好了,囫囵几句话将百里无尘挡过去便可。
到了时辰,秦无歌换好衣裳便要出门,到了大门口,刚巧撞上办公回来的秦国藩。
“这么晚了是要往哪儿去?”
今日办公还算顺心,皇上也没有再刁难他,回来瞧见乖乖巧巧的女儿心中也是一阵暖心。
“女儿听到外头传,城南边儿的茶楼这两天在讲太后年轻时候的事儿,都传太后年轻时是京城之中近百年来能瞧见的数一数二的美人儿,女儿好奇,便想去瞧瞧,早上去听了一场,晚上这两场便正是时候,爹爹,不知女儿能否去。”
声音柔柔的,乖巧的不像话,一言一句都是在和秦国藩报备一会儿的行踪以及原因。
小女儿家好奇也是正常,也不碍着什么事儿,也瞧见拿在手上的斗笠了,便挥了挥手放人出去了。
“记得早些回来,茶楼里头是有吃的吧,记得吃点儿,若是吃不惯吃不饱,便回家里时跟管家说一下,让小厨房开小灶,别因为玩饿着自己。”
秦无歌点点头,朝着秦国藩挥了挥手便出了门。
方才的一番乖巧都是装的,出了门带上斗笠便是一阵不顾小跑,她出来时耽误了时间,再慢点儿怕是要赶不上了。
角落里头,百里无尘今日一直跟着秦无歌,茶楼里头说书的也是他安排的,消息倒不是他派人传出去的,不过是添了把火而已。
秦无歌到时已经开始讲了,没什么好位置了,便随便在一个角落里坐下,上楼坐包间太过于招摇,还是呆在角落里听的好。
不过忙得很,在这儿舒舒服服吃好喝好听好怕是不太可能了,于是只是拿起桌上备好的茶壶倒了杯水。
“想当年啊,太后与太上皇相遇之时,是在一个秋季,那是太后还是官家女子,是大家之嫡长女,在人群之中气质便一下子凸现出来了,有种不与世同流合污的感觉……”
这说书人也是能说,什么不与世同流合污的感觉都是自个儿说的,就算太后当年是这样,那他年岁都不够,是怎么知晓的。
在座有些学识的都是看破不说破,听一听便过去了。
这说书本就是比原先要夸大点儿,倒也没什么。
“相传啊,当年二人是因两支白冰玉雕簪作为信物,一支是冬梅,一支是青竹,这二者相配的很,那白冰玉是邻国的特有之物,二人心意相通都去邻国寻来了那玉,雕刻了那样的簪子,许是天意如此……”
许是这说书人是新来的,或是原先那人的徒弟,教导的还不到功夫,嘴上功夫还没那般厉害,说的也没那么动听,但这已经够了,她是来寻消息的,这样便可。
两支白冰玉雕簪么?就它们了!